——多措并舉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實施居民收入、中等收入群體十年雙倍增行動,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增加居民經營性、財產性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快增長。不滿足于有業可就,更瞄準如何高質量、更充分就業,如何讓群眾的收入更持續、更穩定,將是今來五年山東關注的重點。
從過去鋪展到未來,這就是山東給出的民生承諾: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新擔當、新作為,必須心系人民群眾,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讓老百姓更好地“富”起來,讓群眾生活品質“高”起來,讓困難群眾臉上“笑”起來。
承諾,意味著目標和責任。回望過去十年,山東將增進民生福祉為己任,251.6萬省標以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5%;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8.5%,56人以上大班額實現動態清零;腫瘤靶向藥、高血壓糖尿病用藥、常見病用藥等305種藥品平均降價50%以上,心臟支架、人工關節等16類高值醫用耗材平均降價70%以上;改造各類棚戶區373萬套,老舊小區9807個,改造數量均居全國首位,惠及居民1100多萬戶……
今后五年,每一個代表過往成績的數字又將成為一個又一個新起點,奔向“經濟實力強、人民群眾富、文明程度高、治理效能優、生態環境美”的新目標。
民生改善的藍圖,是一條清晰可辨、接續遞進的跑道。穩就業促創業行動、教育提質行動、社保擴面提標行動、文化惠民行動、養老托育行動、健康促進行動;多措并舉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織牢基本民生保障網,扎實落實共同富裕政策……一棒接著一棒跑,一程連著一程進,山東要讓老百姓更好地“富”起來,讓群眾生活品質“高”起來,讓困難群眾臉上“笑”起來。
新起點前,不是一路坦途。民生改善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艱巨的、復雜的工程,無法一蹴而就。步入新發展階段,面臨經濟發展“三重壓力”,“再上層樓”的阻力、“更進一步”的挑戰始終相伴。今年是“十四五”規劃中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發展起來以后”的新訴求新期待日趨復雜和多元,民生改善的難度不減。

立志“推動人民生活品質實現新躍升”的山東,面前將是一張難度不小的考卷。但只要始終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樂在一起,就一定能讓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
永遠與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把人民期待作為第一動力,這樣的生活將會愈發有滋有味,這樣的山東更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