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是“鐵飯碗”,所以專科生們可謂是擠破了頭往里進,卻不知里面的人多么向往外面職場中的生活,雖然工作任務多一些,平時工作累一些,至少賺的錢能養活自己。

正因為地鐵屬于大型國企,能順利進到地鐵工作的專科生,等同于擁有了“鐵飯碗”崗位,所以,一屆又一屆專科生,優先選擇鐵路局,如果進不去就轉身選擇地鐵。
專科生進到地鐵集團工作,主要還是從事站務員、檢修、司機等職務,總而言之,不管哪個崗位給到他們的薪資,都沒有想象中那么高,甚至和專科生們入職前的期許大相徑庭。

一般地鐵新入職員工的實習期在6個月左右,實習期內只有基本工資,個別的確還按比例發放,舉個簡單的例子,站務員在實習期內的工資,可能只有1500元左右。
熬過實習期轉正后,工資會有所提升,但是可提升的范圍有限,基本上每個月到手的工資在2500元左右,當然,這是扣除五險一金之后的實際工資,每個月的房租就花出一半。

這里有個大前提,專科生要清楚具備建造地鐵的城市,大部分都是國內的一、二線城市,以站務員這樣的薪資水平,連維持日常生活中的支出都難,更何況是在這座城市安家落戶。
這也是地鐵員工的離職率逐年攀升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每個專科生都有優渥的家庭背景,而工作存在的首要目的,還是要能維持生計,讓畢業生們承擔起日常的開銷。

因為地鐵和鐵路局涉及到的工作崗位、運營模式相同,容易給專科生們造成一種錯覺,鐵路局和地鐵之間的差別不大,但實際上卻是天差地別,專科生一定要格外注意。
地鐵不是鐵路局,更沒有鐵路局優越的薪資待遇,哪怕近些年鐵路局的經濟效益也不好,給到員工的待遇有所降低,但是地鐵的經營更加困難,導致員工的薪資一降再降。

雖然都以五險一金作為基本條件,但是鐵路局給員工繳納標準,應該算得上當地中等偏上的水平,但是地鐵繳納標準勉強擠得進中等水平,這期間相差的數額不是一星半點兒。
除此之外,就是各個節假日、春節福利,地鐵基本上就是每樣一袋,勉強能湊出四五樣能拿得出手的,但是鐵路局給到員工的福利,基本上都是按箱計算的。
希望專科生們都能理智對待地鐵和鐵路局的招錄,并不是進到體制內工作,就一定是搶占先機,還可能成為一種限制,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在工作上的牽絆也會越來越多。

筆者有話說:
對于那些從地鐵中離職的人,并不是他們身在福中不知福,很多人都是迫于無奈,一個月微薄的工資連自己都養不起,更何況未來成家之后,承擔一個家庭的支出。
今日話題:忽略薪資標準,專科生選擇到地鐵工作,你認為可行嗎?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