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實事求是,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建立在經濟和財力可持續增長的基礎之上,不脫離實際、超越階段。一方面,黨和政府承擔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責任,必須主動擔當作為。另一方面,民生改善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做到社會保障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兩個方面辯證統一、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這要求我們統籌需要和可能,根據經濟發展和財力水平謀劃實施社會保障政策舉措,健全待遇合理調整機制,循序漸進、久久為功,避免一些國家盲目“福利趕超”“泛福利化”導致制度難以運行、社會動蕩等弊端。
堅持科學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已經進入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新階段。隨著社會保障改革進入深水區,面臨環境的復雜程度和解決問題的難度明顯加大。人口老齡化、新型城鎮化、就業方式多樣化、數字化等加快發展,也帶來許多新情況新挑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處理好若干重大關系,要求我們正確理解和把握蘊含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緊密結合工作實際,使社會保障政策體系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具有前瞻性、富于創造性。要求我們強化系統觀念,更加注重制度、體制、經辦、監管、服務全鏈條的統籌銜接。要求我們兼顧效率與公平,全面落實社會保障基本權利,健全繳費激勵約束機制,發揮社會政策的托底功能,實現效率與公平相統一、權利與義務相對應。要求我們從增強國家層面社會保障制度統一性和規范性出發,呈現出活力與秩序的有機統一。要求我們增強風險意識、強化底線思維,始終牢牢守住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這一民生底線。
扎實推進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促進我國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這是新征程上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鮮明主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目標要求。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的工作思路,扎實推進社會保障事業再上新臺階,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積極力量。
深化制度改革,穩步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總體方案明確的任務,成熟一項、出臺一項,扎實做好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工作,有序推進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和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繼續提高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統籌層次。強化精準擴面,把更多的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從業者等群體納入保障范圍。強化待遇發放,完善落實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制度體系,確保各項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強化基金安全,健全監管體系,完善政策、經辦、信息、監督“四位一體”的風險防控機制。強化便民服務,完善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推行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一卡通”管理服務新模式,持續改進系統行風,努力為群眾提供更加精細高效貼心的服務。強化法治保障,健全社會保障法律法規體系,增強制度的規范性、統一性、約束性。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02日 10 版)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