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北大演講高層震怒,李敖北大演講打了誰的臉?李敖北大演講完整版稿件全文

日期:2022-08-31 09:35:14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李敖北大演講高層震怒,李敖北大演講打了誰的臉?


2005年9月19日,中國大陸文化界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來自臺灣的大文豪李敖來到北京大學進行題為"金剛怒目"主題演講,北京也是他"神州文化之旅"的第一站,之后的行程還包括香港和上海。

李敖自認為這次演講的目的在于向大陸人民"播撒自由主義的種子",一向是"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態度示人的李敖這次也不例外,在演講過程中同樣絲毫沒有嘴軟


李敖故地重游之旅

李敖來到北京大學演講消息一傳出就在青年學子中間引發了一陣騷動,為什么?因為李敖稱得上是當年話題的中心人物,李敖是很"敢"的。

他什么人什么故事都敢寫,寫了一百多本書被禁止發行的就有九十六本,據說他被禁的書目表豎著疊放起來的高度比他本人的身高還要高。

在演講中他也對此調侃了一番,"他是國民政府的上將叫做許歷農,當年擔任總政戰部主任,天天干嘛?專門查禁我的書!老相好!后來變成好朋友。再后來他在公開場合向我道歉,他說我們后來發現不查禁你這么多書,也不會亡黨亡國。"

李敖也什么都敢說


2004年3月8日,李敖在鳳凰衛視做了一檔在當年十分具有影響力的"現象級"語言電視節目——《李敖有話說》,李敖曾言:"我一生狂傲不遜、卓爾不群、六親不認、豪放不羈、抗志不屈、無人不罵、無書不讀、金剛不壞、精神不死。"

在《李敖有話說》這檔欄目當中,李敖擺事實講道理,說了許多旁人知道也不敢說的真話,一個臟字兒不帶的就把許多該罵之人噴了個狗血淋頭。


這次李敖來到北京大學做演講,一方面就是要感謝鳳凰衛視的劉長樂先生牽線搭橋,一方面是李敖的的確確與北京大學有著不小的淵源。

李敖的父親李鼎彝先生就是北京大學的校友,1920年9月他考入國文系,之后一直在進行中國文學史的研究。另外李敖的姑姑、姑父也都是北京大學的畢業生。

李敖1949年隨家人赴臺,之前一直生長在北京,十幾歲之后才離開,再加上在諸多親長的母校進行演講,此番故地重游心頭又該生出多么不一般的感想。

詩云:"近鄉情更怯",但是在此次北大演講中李敖絲毫沒有任何情怯之感,反而有種多年游子在外歸鄉之后的親切,沒有任何掩飾地一以貫之了他平日里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性格。


李敖批連戰自由主義

而李敖對臺灣當局及其領導人的批,也評已經算得上是家常便飯了,敢說的李敖這次在北京大學演講時也不例外,上臺還沒有五分鐘,便已經把時臺灣當局領導人連戰調侃了一番。

他先與在場的聽眾分享了一個小故事,

"一個北京的小姐在一幢大樓建筑里面,她看到一個先生在里面走來走去,嘴巴里面念念有詞,那個小姐問他你干什么,他說我要去北京大學演講,那個小姐問他說你緊張嗎?他回答我不緊張,她說你怎么會不緊張,你不緊張的話,為什么要跑到女廁所來?那個人就是連戰。"

聽完這個故事,在場的同學是哈哈大笑,故事當然是編的,這個故事也是他接下來講話的一個引子。


連戰之后在近兩個小時的演講中,連戰還會"出場"多次貫穿始終,無一例外都是作為負面典型形象出現。

演講正式開始后,第一部分的主題簡單概括為七個字——"連戰唬弄了你們",李敖說:"臺灣有一位很有名的歌星,"崔苔菁",崔是吹牛(臺灣話),苔是臺灣人,菁是青年,臺灣要靠混,靠吹牛,又是青年人混,連戰就是這種人。"

在李敖北大演講之前,政客連戰在大約半年前也曾來到北京大學進行過一場演講,同樣也談到了"自由主義",這也是為什么李敖說連戰吹牛,糊弄人的原因。


"列位,連戰對自由主義的解釋完全錯誤,他輕描淡寫地的說胡適把自由主義帶到臺灣,所以臺灣有了一股自由主義的學風,在臺灣的學校里面流傳下來了,我告訴各位,沒這個事,沒有人敢這樣做,包括連戰。"

關于"自由主義",這看似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令很多人聞之色變。這次李敖來京之行許多人是想看他笑話的,他們想看著這個"自由主義者"在大陸怎樣講話,還要不要宣傳自由主義?李敖的回答是——當然


在他看來,自由主義只是兩個部分組成的而已,一部分是反求諸己的部分,一部分是反求諸憲法的部分。

反求諸已最重要的是尋求自我心靈的解放,沒有這個過程的人永遠也不可能成為自由主義者,所以真正的自由主義是很痛苦的,逃離現實規則試問有幾個人可以完全做到。

反求諸憲法說白了就是人民要和政府產生聯系,自古以來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尋求自由說明哪里自由匱乏。李敖認為和政府產生聯系,要產生積極的聯系,不要采取焦急的政策,槍響之后沒有贏家。

所以要用聰明的方法,"爭取自由要用智慧"李敖如是說。


李敖批連戰演講錯誤高達七處之多

像李敖這種文人,眼里是絕對不能揉沙子的,如果單單是與連戰意見相左,他斷然不會拉出連戰進行多次"鞭笞",更是因為連戰在演講時脫稿上臺導致出了許多顯而易見的常識性錯誤,在演講途中讓人聽得斷斷續續,全無一個政客風范。這一點是讓李敖最不舒服的。

李敖指出:"這一次連戰到北京大學演講,我一聽就知道不對勁,他的演講整個過程里總共出現過七個錯誤之多,例如他說李大釗跟胡適在《新青年》雜志上辯論"問題與主義",事實上他們是在《每周評論》雜志上辯論的,怎么可以呢?"


除此之外的錯誤,李敖沒有一一列舉,在網絡上也很難再找到連戰演講的未刪節版原文,所以對于李敖所言的真偽,此時我們無法輕易驗證。

但是單從他指出的這個顯而易見的錯誤中,我們確實能夠感到李敖此次演講之意義——"自由",從他評論批判連戰錯誤這件事上,主要體現了李敖堅持一生的言論自由。


李敖在演講中提問,為什么克林頓的演講可以實時直播,連戰的演講可以實時直播,為什么李敖的不行。后來這場演講果不其然被刪減之后才在電視上播出了部分內容,完整版則在鳳凰衛視上播出。

李敖先生已經離開了我們,在他死后許多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人,又開始緬懷他,他的書籍、影像作品一時間"洛陽紙貴",這場演講也被舊事重提,十幾年的時間過去了李敖在北大提出的那些疑問和看法,如今看來又是如何呢?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


李敖北大演講完整版稿件全文

永遠不能尷尬的開場

著名演講學家卡耐基說:“登上講臺,不管你準備了多少演講內容,最初的30秒都是最重要的。”有經驗的演講者都會反復打磨他們的開場,因為他們深知良好的開場是演講成功的重要基石。下面給大家講兩個精彩的開場故事。

  2005年李敖在北京大學演講。一開講,他反其道而行之,不說大家好,而說:“各位終于看到我了。”全場幾百名學生鼓掌。隨即,他又說道:“今天來演講,我沒帶講稿,記得羅馬教皇說過:演講的時候不能用稿子,用稿子表示記不住,如果演講者自己都記不住、又怎么能讓聽眾記住?這樣,演講就失敗了。’”說到這里,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李敖掀開西裝上衣,展示給大家:“大家看,沒有稿子,也沒有小抄。”此時會場一片笑聲。李敖很快接著說:“但你們不要以為我很有信心,我也很害怕,我最害怕四種人,一種是根本不來聽演講的,一種是聽了一半去廁所的,一種是去了廁所永遠不回來的,一種是聽演講不鼓掌的。”李敖話音未落,學生們就己樂翻了天。


蘇加諾總統

1956年,印尼“國父”、第一任總統蘇加諾先生到清華大學演講,當他步入清華時,學生隊伍的秩序一度有些激動性的騷亂,在臺上的領導因此有些不悅。會場氣氛有點緊張。有經驗的蘇加諾總統當然看出來了,他一上臺,就大聲說:“我有一個建議,建議你們向前走一步,因為我愿意生活在青年中間。”當時,學生們就在操場上,大家向前走一步,靠近總統往地下一坐。這個時候,蘇加諾看到同學們還有十分嚴肅,便又來了一句:“我還有第二個請求,那就是請大家笑一笑,因為我們正面向一個美好的未來。”話音未落,同學們笑聲和掌聲在整個會場上沸騰起來了!

瞧,只看開頭,這兩個演講者的功力就已經十足顯現,演講的整體效果也是不言自明的。

四)演講高手必須是講故事的高手

演講高手除了是控場高手外,他還必是講故事的高手。這里有兩個原因:一是人們愛聽故事,二是好故事是好觀點的最佳載體。通過故事才能讓觀眾入耳入心。如果我們干巴巴講大道理,那就只能夠讓觀眾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即使你身為父母、身為領導,如果不會講故事,而是講道理,你的聽眾也一定耳朵起繭。

李敖在北大演講時即使提到緊張不緊張這么一個小觀點,他都沒有直接給結論,而是講了一個小故事:美國打贏南北戰爭的將軍格蘭特,能指揮千軍萬馬打勝仗,可林肯總統請他上臺給他勛章,讓他講幾句話時,他也慫,講不出口,也緊張。

馬云是演講高手,一次內部會議上他講了《阿里與阿里巴巴》的故事。阿里在成為全美冠軍前,只是美國南部冠軍和黑人冠軍。在美國北部呢,有一個白人叫喬.卡門的拳王。后來就有了兩個拳王的對決大戰。這場大戰,非常的牽動人心。因為它既代表南方和北方,也代表著白人跟黑人的比賽,阿里贏了第一場,喬卡門贏了第二場比賽,第三場就成了一場決定勝負的世紀大戰,兩人約定在菲律賓的馬尼拉進行對決。前面八個回合兩個人都認


為自己快要死了。到第九回合的時候,阿里說自己不打了,喬說他也不打了,兩個人誰都不肯上去。最后,在大家的勸說下,兩人又打了一個回合。這一回合下來之后,阿里說‘我輸了’,喬說‘就算會贏我也不上去了’。 阿里于是跟教練說‘把白毛巾扔出去,我們投降吧’。教練正要扔白毛巾的時候,喬·卡門的教練先一秒鐘把白毛巾已經扔了出來。最終阿里戲劇般地贏得了比賽。馬云接著說:今天我們面臨的問題很多,但是我們的對手也一樣,咬牙多堅持一秒鐘,多完善一個程序,多做好一點服務,我們就會贏在那最后的1秒,希望大家記住,贏不一是定我們比對手更強大,而是我們比對手更能堅持,更不放棄!

大家看, 這樣講故事才能打動人心,這樣的說理,才是畫龍點睛。經典的故事之所以經典不僅它的情節扣人心弦,而且是真實發生的,又變得非常非常的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因此,不管你想發表三分鐘的演講,三十分鐘的演講,還是三個小時的演講,都用故事去講。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