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險一金?公務員又是如何繳納五險一金的?

日期:2023-09-02 12:26:12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近日,大家都在網上激烈的討論著什么是五險一金與公積金的問題。其實也不怪大家,并不是所有人都在繳納五險一金。

首先,圖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五險一金分為:

①養老、醫療、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企業與個人共同繳納;

②工傷和生育保險由企業承擔;

③養老金: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可按月領取;

④失業險:不是所有失業人員都能領,領取期限最長為24個月;

展開剩余79%

⑤工傷險:上下班途中受傷也可申請。

但是根據國內的數據,全國總的就業人數是7.34億人。全國繳納失業保險的人是2.3億,只要買五險了,就會有這個失業險,所以在工作單位里面繳納五險的人員,只有2.3億。順便一提,公務員是不繳納失業險的,并不是因為公務員的福利待遇不好,而是公務員根本不會失業,一旦失業就是因為重大過錯被開除,因此根本不用繳納失業險。

全國繳納公積金的人是1.64億人,這里面包含了所有的繳納公積金方式,哪怕你是靈活就業,你也可以給自己開個公積金,自己給自己交。

因此國內至少有接近5個億的人是沒有繳納公積金的,可見找到一個繳納公積金的工作到底有多么的不容易。并且在大多數繳納公積金的私企,公積金的繳納基數都特別的低。但是所有的公職單位,包括公務員、事業單位、參公管理、國企等都是給繳納五險一金的。這也是為什么大家都想考入體制內的原因之一。

住房公積金,是指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職工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和職工所在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屬于職工個人所有。公積金的繳納是單位給你繳納一半,然后你個人繳納一半,但是卻都屬于你的個人賬戶,是一個很好的福利。

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應按照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確定(職工月平均工資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而繳納比例確實由單位個人確定的,在5%-12%之間,因此就有很大的波動。

因此大多數私企基本上都是按照最低的比例繳納公積金,但是公職單位基本上都是按照最高比例去繳納公積金,按照5000的平均工資來計算,1年的時間,一來一去就是相差了7400元。

更何況部分公務單位還有補充公積金。這項政策目前能夠執行到位的地區和單位不是很多,,一些地區的補充公積金繳納比例有9%,最高也有30%的雙邊繳納比例,能夠穩定執行頂格繳存比例,多為機關事業單位以及少數國企部門,其他企業能夠執行的基本上是非常少的。當然這里要說明一下,在有補充公積金的地區,補充公積金的繳存基數是低于普通公積金的繳存基數的。正是因為既有普通公積金,又有高比例的補充公積金,才能最終出現普通公務員有超高額繳納數據的出現。

那么公積金又有什么作用呢?那作用可太大了。

1、保障居住

住房公積金做為職工的“長期住房儲金”,當職工需要購買自住房和租房時,可以按照規定提取使用。此外,市房管部門已將依規繳存住房公積金,作為新就業職工申請公租房資格和公租房補貼的必要條件。

2、低息購房

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滿足一定條件后,在購建住房時,可享受低利率的住房公積金貸款。

3、增收增儲

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無論是單位繳存部分還是個人繳存部分,皆入個人賬戶,按年計息,且連本帶息全歸職工個人所有,相當于“零存整取”;同時,還可于個人所得稅前抵扣。

4、應急減壓

職工及家庭遇政策規定范圍內的突發事件(如重癥、重災等),可按規定提取賬戶內的住房公積金,以緩解由此造成的經濟壓力。

5、助力養老

當職工退休時,職工個人賬戶內尚未提取的住房公積金,可一次性結算本息,這樣相當于增加了一筆“養老金”。

6、積分落戶

可以參與“積分落戶”政策。

因此小伙伴們在找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找一個合規合法給繳納五險一金的好公司。

發布于:浙江省

支付寶轉賬贊助

支付寶掃一掃贊助

微信轉賬贊助

微信掃一掃贊助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