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總統盧拉訪華第一站由北京改為上海,特殊安排透露此行重點

日期:2023-04-12 11:25:32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巴西前總統迪爾瑪·羅塞夫

羅塞夫于2011年至2016年擔任巴西總統,她也是巴西歷史上首位女總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此前應詢時曾表示,羅塞夫女士是知名的政治家、經濟學家,長期以來積極致力于全球發展事業,在國際社會享有卓越的聲望,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巴西政府提名羅塞夫女士出任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的行長,充分體現出對新開發銀行和金磚合作機制的高度重視,中方對此表示贊賞。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的成員不斷擴充,這一機構在支持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發展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巴西在金磚合作機制中一直扮演著非常積極的角色。此次盧拉第一站就來到羅塞夫的就職典禮,既是對于本國前領導人的支持,更體現了對于金磚合作機制的重視,為接下來的中巴領導人會晤打下基礎。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還注意到,盧拉在上海的行程中還有滿滿的“新基建”元素。據報道,他將重點參觀上海的城市建設和企業發展,并將參觀科技公司華為、以及剛剛建成的書贊桉諾研發與創新中心。

為何巴西急于加強新基建的合作?據了解,巴西當前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難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當前,巴西政府制定了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及規劃,望通過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將數字經濟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而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產業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已數年穩居世界第二。外媒分析表示,在盧拉到訪中國期間,兩國有望在相關領域簽署一系列交流合作協議。有分析指出,中巴合作將有助于巴西在新基建領域深耕,帶動數字經濟的發展。

中巴或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

此外,外界頗為關注巴西或與中國簽訂“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事實上,自2009年,中國一直是巴西最大貿易伙伴。作為拉美地區經濟體量最大的國家,為何遲遲沒有與中國簽訂“一帶一路”合作協議?

要指出的是,巴西國內有相當一部分親美政客,受美國“門羅主義”的影響。比如巴西前總統博索納羅在涉華問題上曾不止一次地發出復雜的信號。因此,中巴兩國此前呈現“政冷經熱”局面。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當前已有21個拉美國家與中國簽訂了“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另一方面,中國和巴西與上月達成協議,兩國將在雙邊貿易將放棄美元,改用本幣結算。這無異都為兩國進一步合作做了鋪墊。

縱觀盧拉的外交政策,他始終將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放在首位,但外界也指出,這并不代表與西方國家對立。值得留意的是,盧拉在今年上任之后第一站就選擇到訪美國,并與美國總統拜登就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衛民主”等議題進行了深刻討論。在巴西前總統博索納羅在位期間,巴西與美國的外交關系較為冷淡,因此盧拉到訪美國旨在重啟美巴關系。不過,巴西媒體指出,盧拉的華盛頓之行缺乏實質成果。

世行上調中國增長預期 為各國與華合作注入動力

回到此次盧拉訪華計劃,從人員配置、行程安排、以及媒體輿論等信息中都能看出巴方期待頗高。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經濟增長也為各國與中國開展合作注入了一枚強心劑。世界銀行行長近日將2023年中國增長預期由4.3%上調至5.1%,全球增長預期由1.7%上調至2%。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最新一期報告也將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5.3%。

汪文斌今日指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繼續呈現恢復向好態勢,增長動能強勁,消費、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向好,市場預期明顯改善。近期,多家國際組織上調了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國際主流媒體和經濟學家也表示,中國一系列經濟數據是充滿希望的信號,中國經濟活動和需求的反彈,將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更多動力。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發展也需要中國。

編輯:周楊

責編:吳忠蘭

審核:馮飛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