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漳河的白鷺

日期:2023-04-24 11:33:00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這些天閑暇的時間比較多,有時沿著支漳河來到東環大橋,能看到有十幾只,多時達到三十幾只白鷺和幾只灰鷺在這片水域。河邊種菜的老鄉告訴我,夏天河水比較少的時候,成群的白鷺可多達百只,自從河閘放水以來,這里的白鷺就少了一些。

橋上就是一個很好的觀賞點,不時引得過路的人停下觀看,在這里可以比較近距離地觀賞白鷺,它們飛翔時在水中的倒影可盡收眼底,也便于拍攝捕捉精彩的瞬間。

白鷺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為食,也吃蝦、蟹、蝌蚪和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通常在河邊或水中沼澤地邊走邊啄食,它的長嘴、長頸和長腿對于捕食水中的動物顯得非常方便。捕食的時候,它輕輕地涉水漫步向前,眼睛一刻不停地望著水里活動的小動物,然后突然用長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將食物準確地啄到嘴里。有時也常佇立于水邊,伺機捕食過往的魚類。隨著我市生態環境改善,滏陽河、支漳河、衛運河、老沙河等水域都有發現,特別是從科技中心南側的東湖水閘順流而下,沿途河灘上白鷺、野鴨三五成群,絡繹不絕。

白鷺長著一身雪白的羽毛,飛行時頭往回收縮至肩背處,頸向下曲成S狀,伸著兩條烏黑的長腿,遠遠突出于短短的尾羽后面,張著兩個寬大長長的翅膀緩慢地鼓動飛翔,有時還慢慢地滑翔,動作顯得從容不迫,十分優美。

白鷺對生態環境非常挑剔,一旦水被污染,就會立即飛走。我第一次在支漳河見到白鷺是在2013年,在滏河大街橋下有一百多只白鷺,后來由于建樓飛走不見了。但它們沒有離開這條河,成為這條河的常客,說明這條河的生態環境還是良好的。

每次看到白鷺翱翔藍天之上,我心里都有莫名的感動,它們能在這里棲息、游弋是我們的緣分和榮幸,不僅增加了一番綺麗風景,也給我們宜居美好家園做了證明,為邯鄲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做了生動注腳。

濕地精靈-白鷺

白鷺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共有13種類,其中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和黃嘴白鷺四種身體羽毛都是全白色,均屬中等體型(45-90厘米)。白鷺對棲息環境要求較高,被看作濕地環境質量優劣的標志,有濕地生態環境“指示物種”之稱。

在古代,白鷺象征著自由、純潔和高貴:能飛上青天的白鷺是自由的;擁有雪白毛色的白鷺是純潔的;脖子修長,不易屈服的白鷺是高貴的。白鷺在飛翔時成群且有序不亂,舊時就以鷺序寓百官班次,在明清的官服補子紋樣中,白鷺是七品文官的補子紋樣。“鷺”與“路”諧音,一幅畫著白鷺、蓮花、荷葉的吉祥圖案,表示“一路連科”;一只白鷺與芙蓉花畫在一起,其吉祥意義是“一路榮華”;一只白鷺與牡丹畫在一起,可以表達“一路富貴”。(根據李振修的隨筆《支漳河的白鷺》和李義所散文《白鷺》修改整理)

— END —

來源:自然處

編輯:趙振紅

編審:馮 濤

往期推薦

01

寒衣節”文明祭祀倡議書

02

高質量發展看河北?生態河北| 邯鄲:水清河暢 岸綠景美 滏陽河全域水生態修復顯成效

03

青山綠水展新顏 | 花果飄香幸福多---館陶縣生態振興示范村創建發展紀實

全民共治 共建美好家園

——邯鄲生態環境局出品

我就知道你“在看”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