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批卷評“惡心”惹家長憤怒,教育局重視后,教師深表歉意

日期:2023-01-21 11:31:02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作為教師這門職業,從事教學工作帶有一定的服務性質,除了具備扎實的教學能力之外,還需要具備非常高的道德素養,才能在學生面前起到模范作用,從而實現教書育人的作用。

這一名教師被投訴到教育局,原因就是單單兩個字的評語。教師后來讓學生把批改完后的卷子拿回家讓家長簽名,這一種教學形式,是為了讓家長能實時監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可想而知,當家長看見老師在孩子的卷子上留下“惡心”二字之后,是非常氣憤不滿的。

這名學生僅僅是把字書寫得比較大,超出了答題框內,就被被扣除了卷面分,而且還被批評語“惡心”二字,學生年齡較小還不明白字義中的諷刺,但是家長能感受到這種惡意評語的性質,無論學生出現什么樣的書寫錯誤,學生年齡還比較小,老師應該沉下心幫助糾正,而這些過度的“評語”,要是學生理解其中字義之后會怎么想,即便教師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心情枯燥壓抑,也不應該借此來宣泄負面情緒。

于是,這名孩子的家長把老師投訴到當地的教育局,根據家長所言,教育局之后到該學習進行事件核實,判定老師的做法確實違背了教師的道德素養有所失職。雖然該名教師說,自己是因為多次對學生糾正,而學生仍然在犯錯,而且平時每天工作量過多,情緒比較煩躁,所以在批改卷子的時候留下了這樣過度的評語,但這一做法不可否認還是違反師德的行為。

該名教師與教育局的交涉之后,教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愿意接受懲罰并向當事學生和家長道歉,學校為該名學生提供專門的心理指導,以免對學生造成心理不良的影響。

我個人認為,能理解面對工作量大的煩躁煩悶,但不認同這一種不當做法,雖然教師的工作確實很繁重,讓教師大部分的時間精力都花在上面了,教師也是凡胎肉體,能理解教師情緒的波動,不過身為一名教師應該要在工作上更有耐心,更應該把正能量傳遞給學生,而不是把負面情緒宣泄在學生的身上,這才是教師應當具備的職業操守。

教師的負面情緒對學生心理會造成什么影響

教師情緒是最能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致和上課的氛圍,如果教師情緒非常煩躁煩悶,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的只有緊張,怕自己的一點點小錯誤就會被老師教訓,如此之下的氛圍學生要怎么做到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

當然,小編覺得作為教師,可能也會有自己非常不愉快的事情,強求教師帶著滿面笑容面對學生確實不是理想做法,但在給學生們授課的時候,只需要情緒活潑生趣,讓學生在較為輕松的課堂氛圍跟著老師的節奏聽課,能更好的讓學生們提高學習的興趣,而不是讓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整個學習氛圍,從而降低了講課的效果。

不僅僅課堂上,在平時教師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學生們年齡都還比較小,經常做一些調皮的舉動和錯誤的行為,面對這一點老師得理智的去處理問題,分析為什么學生們會這么做,然后去適當的幫助學生改正錯誤,不能情緒化的職責說教,這樣只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師生感情上出現隔閡,這樣會降低教學任務的發展。

每位學生性格和思想都不一樣,但教師有時候對每個學生的感覺都會表現出來,不善于隱藏情緒,讓一些學生覺得老師對待自己相對于其他的學生來說感到不公平,自然而然也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所以老師需要做到接受每位學生,調整自己的情緒心態,對所有學生都一視同而,才是最好的辦法。

教師對這門職業的理解和認知,應該學會如何成為學生心中的榜樣,把學生的學習效率放在第一位,從學生的內心角度出發,去關愛每一名學生,這樣教學效率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當然也希望家長學生們能明白教師的辛苦,教師也應當學會課后尋找恰當的方式緩解自身的壓力和情緒,不再讓學生和家長失望。

總結:其實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是凡胎肉體,每個人都會有內心的壓力,但都不應該把這一股負面情緒帶個任何一個人,特別是教師職業應當有基本的道德素養,在學生面前應該做好榜樣,才能不辜負家長學生和教師這門職業。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