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杭州市教育局在發布2022年中考中招相關政策文件時,已向社會公告市區名額分配招生錄取政策將從 2021級初一學生(現就讀初二學生)開始實施。日前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杭州市區普通高中名額分配招生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明確新的名額分配招生政策從 2024 年開始實施。
三個重要調整
根據完善分配生招生工作的通知,可以發現,新的分配生招生政策主要有一個不變和兩個重大調整。
保持不變:招生名額分配到初中學校的方式。
簡單說,就是你所在的初中學校,今年的初三學生越多,拿到的高中分配生名額就越多。
三大調整:
1. 不再由初中推薦,可由學生自主報名,填報志愿:
原名額分配生需要由初中推薦,調整后,不再由初中推薦,符合條件的學生自主填報分配生志愿(3個),再通過招生系統投檔來錄取。
2.將高中學校在符合條件的分配推薦生中按不低于95%的比例錄取,調整為逐校(一所高中學校+一所初中學校)按“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方式進行錄取。
3. 初中各階段期末考試成績及素質分與分配生脫鉤:
近年來,特別是“雙減”后,教育部和省教育廳不斷規范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和面向中小學生的各類競賽活動,其中,初中階段各學期和統測成績不能作為推薦依據,各類競賽結果也不能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及加分依據。
杭州市區現行的高中名額分配招生由初中學校根據綜合評分(初中若干學期學業成績所占權重不低于95%,綜合素質評價所占權重不高于5%)擇優推薦的辦法已無法實施,依據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所獲成績作為綜合素質評價得分依據(權重 5%的部分)的做法同樣不符合要求。
而且,近年來,不少家長認為綜合素質評價得分在分配生推薦中作用過大,對綜合素質評價不透明不公正現象質疑較大,建議完善的呼聲強烈。
據微信公眾號“升學寶”消息:杭州市教育局綜合教育部、省教育廳要求和杭州市實際,對名額分配生政策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調整后的分配生政策,初中各階段各類考試成績不再作為分配生依據,一定程度上給學生減輕了考試壓力和學業負擔。
同時,綜合素質分不再折算成具體的分數納入到分配生的招生中。簡單來說,分配生錄取時,只按照中考成績。
我們來模擬一下新分配生政策下的志愿填報:
比如一位初中學生,符合名額分配生要求,在報名分配生之前,初中會發布各高中分配到初中的分配生名額(如杭二中濱江a人,學軍西溪b人,杭高貢院c人等),學生可以研判自己的學業成績情況,在分配生報名系統里填報3個志愿,在中考后,分配生招生,根據平行志愿,逐校進行分配生的招生錄取。
市區中考加分項目有調整
此外,杭州市教育局同時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完善杭州市區中考加分項目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在中考加分項目中,有保留、完善及取消項目。
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通信地址:杭州市屏風街8號203室(郵政編碼:310005) 。
電子信箱:hz87061385@163.com 。
意見征集截止時間為2023年2月9日。
具體來看——
保留的加分項目有兩項:
1. 軍人子女、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
2. 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含臺灣戶籍)考生。
規范完善的加分項目有三項:
1. 少數民族考生加分對象調整為民族鄉(鎮)、民族村的少數民族考生(考生須在當地完整接受義務教育)。此加分項目保留至2026年。
2. 留學回國人員隨歸子女加分對象調整為初中就讀期間隨國(境)外留學的家長在國(境)外連續生活360天(含)以上的學生。
3. 港澳籍學生加分調整為港澳同胞的子女加分(考生父母至少一方為港澳永久居民)。
取消的加分項目有一項:外籍華人的子女中考加分。
規范完善后各加分項目的加分分值不變,調整后的中考加分政策擬從今年中考招生開始實施。
為什么要進一步規范完善中考加分政策?
從杭州市教育局了解到,近年來,教育部對減少高考、中考加分項目,降低加分分值有明確要求。2021 年,杭州市已按教育部要求全面取消了體育、藝術、科技等所有獎勵類學生加分項目。同年,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也進一步作了完善。為進一步營造更加公平的中考招生環境,保障考試招生的公平公正,有必要對市區現行中考加分項目作進一步的規范完善。去年 11 月,向社會公布的省人大代表提出進一步完善杭州中考加分政策相關建議答復件中,杭州市已明確將完善中考加分政策。
杭州市教育局對市區中考加分各項目進行了全面梳理,以國家和浙江省相關政策為依據,按照以下幾種情況分別進行規范完善:
一是省級文件明確的中考加分項目和加分分值,嚴格落實好優待政策。
二是參照省教育廳等五部門《關于印發 浙江省進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實施方案 的通知》(浙教考【2021】39號),保留三僑考生和臺灣省籍考生中考加分,規范少數民族考生加分。
三是根據有關政策和實際完善其他中考加分項目,如留學回國人員隨歸子女和港澳學生;取消外籍華人的子女中考加分。
體育中考第一次測試推遲至4月中旬
5月可申請第二次
體育中考也是家長們關注的內容。從杭州市教育局了解到,今年的體育中考安排將盡可能減少疫情的影響,確保考生的安全,更為人性化,目前,市區體育中考暫定第一次測試推遲至4月中旬開始,去年因為疫情影響只安排了一次體育中考,今年考慮到學生身體恢復情況,在5月份仍可以申請第二次考試。
杭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體育中考的具體時間安排,將根據疫情的形勢發展,確定以后正式向社會公告,請考生根據身體狀況來科學安排鍛煉,循序漸進。
關于公開征求《關于進一步完善杭州市區普通高中名額分配招生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根據教育部和省教育廳關于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和中小學生競賽管理的相關要求,我局研制了《關于進一步完善杭州市區普通高中名額分配招生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通信地址:杭州市屏風街8號203室(郵政編碼:310005) 。
電子信箱:hz87061385@163.com 。
意見征集截止時間為2023年2月9日。
杭州市教育局
2023年1月31日
杭州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完善杭州市區普通高中名額分配招生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
相關區教育局(社發局)、各相關直屬學校(單位):
為進一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教育部和省教育廳關于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和中小學生競賽管理的相關要求,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現就杭州市區(指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錢塘區和西湖風景名勝區,以下簡稱市區)普通高中名額分配招生(以下簡稱名額分配招生)方式作如下調整。
一、招生對象條件
以下三項均符合的學生可參加名額分配招生:
1.符合市區各類高中報考資格的市區初中學校應屆畢業生。
2.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結果符合相關高中招生前置條件。
3.初中階段在市區同一初中學校在籍在讀的應屆畢業生,其中,初中2024屆畢業學生和2025屆畢業學生(即現初二年級、初一年級學生),2022學年第二學期開始至初中畢業均應在市區同一初中學校在籍在讀。
二、名額分配方式
分配生招生名額仍以市區初中學校應屆畢業生數為依據均衡分配。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各普通高中名額分配招生計劃和市區初中學校應屆畢業生總數確定名額分配比例,并將名額均衡分配到各初中學校。
三、招生錄取方式
1.志愿填報。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以下簡稱中考)前,符合條件的考生填報名額分配招生學校志愿(最多可填報3個招生學校志愿)。
2.劃定基礎控制分數線。中考后,市教育局根據各類高中招生計劃數劃定市區名額分配生招生錄取的基礎控制分數線。中考成績達到基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其所填報的分配生志愿方為有效。
3.錄取。根據平行志愿投檔錄取規則,逐校進行分配生招生錄取。
本《通知》從2024年(即現初二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關于公開征求《關于進一步規范完善杭州市區中考加分項目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為進一步完善杭州市區(指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錢塘區和西湖風景名勝區)中考加分政策,我局會同市相關部門研制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完善杭州市區中考加分項目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通信地址:杭州市屏風街8號203室(郵政編碼:310005) 。
電子信箱:hz87061385@163.com 。
意見征集截止時間為2023年2月9日。
杭州市教育局
2023年1月31日
關于進一步規范完善杭州市區中考加分項目的通知(征求意見稿)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促進教育公平,現就進一步規范完善杭州市區(指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錢塘區和西湖風景名勝區,以下簡稱市區)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以下簡稱中考)加分項目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則
堅持依法依規、精準施策,推進教育公平。嚴格落實省級相關文件已明確的中考加分項目和加分分值,并參照《浙江省進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實施方案》精神,對市區中考加分項目予以進一步規范完善。
二、完善的加分項目
(一)保留的加分項目
1. 軍人子女、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
2. 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含臺灣戶籍)考生。
(二)規范完善的加分項目
1. 少數民族考生加分對象調整為民族鄉(鎮)、民族村的少數民族考生(考生須在當地完整接受義務教育)。此加分項目保留至2026年。
2. 留學回國人員隨歸子女加分對象調整為初中就讀期間隨國(境)外留學的家長在國(境)外連續生活360天(含)以上的學生。
3. 港澳籍學生加分調整為港澳同胞的子女加分(考生父母至少一方為港澳永久居民)。
(三)取消的加分項目
外籍華人的子女中考加分。
規范完善后各加分項目的加分分值不變。
本政策自2023年起實施。蕭山區、余杭區、臨平區、富陽區、臨安區、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可參照實施。
新政頻繁!除杭州市教育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杭州市區普通高中名額分配招生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外,1月30日,廣州市教育局印發《廣州市教育局關于深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將由市統一命題逐步向省統一命題過渡,2023年將保持市統一命題不變;南沙區等部分普高學位供給相對寬裕的區,適度提高面向全市招生的比例;隨遷子女升學實現“兩統一”; 取消國家規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項目。
廣州中考改革方案發布:2023年保持市統一命題不變 南沙提高全市招生比例。
不變
《實施意見》出臺后中考政策將有哪些“變”與“不變”?
中考政策“不變”的內容有6方面:學業水平考試科目與分值、考試方式等保持不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和作用保持不變;錄取批次和補錄規則保持不變;名額分配招生學校適用范圍、比例保持不變;自主招生學校適用范圍、比例保持不變;隨遷子女包括公辦普通高中“兩個有”條件保持不變。
變化
主要調整的內容有4方面:
一是學業水平考試由市統一命題逐步向省統一命題過渡。
二是部分區屬普通高中面向全市招生的比例。南沙區等部分普通高中學位供給相對寬裕的區,區屬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經市教育局批準,可將不超過25%的招生計劃面向外區招生。在非中心城區,引入省內外優質教育資源新建的區屬普通高中學校,經市教育局批準后,可將部分招生計劃面向全市招生。
三是隨遷子女升學方面,各區公辦普通高中招收非政策性照顧的非廣州市戶籍初中畢業生的計劃為該校當年招生計劃的8%至18%。
具有廣州三年初中完整學籍且考生本人持有在廣州市辦理且在有效期內的《港澳居民居住證》或《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的考生可報考廣州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
公辦普通高中投檔時,非政策性照顧的非廣州市戶籍初中畢業生與戶籍生同時投檔錄取,其錄取人數不超過其最大計劃數。
四是取消國家規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項目。
《實施意見》四個增加的內容為:一是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招生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和招生辦法另行制定。二是增加高中階段職普融通試點改革。三是增加做好殘疾人中考工作。四是增加廣州市高中階段考試招生負面清單。
變化原因
落實上級要求,逐步向省統一命題過渡
根據教育部和省教育廳關于加強和改進中考命題工作、推進中考省級統一命題的要求,廣州將推進學業水平考試由市統一命題逐步向省級統一命題過渡。省級統一命題有利于引導深化義務教育教學改革,鞏固提高“雙減”工作水平,促進減負提質,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不管是省統一命題還是市統一命題,均要求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不得超標命題和隨意擴大、壓減考試內容范圍;科學設置試卷難度,按照“兩考合一”“兼顧畢業和升學”的功能定位,增加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堅決防止偏題怪題,促進有效考查學生綜合素質。
落實南沙方案,優化區屬高中招生范圍
“十三五”以來,廣州持續加大普通高中學位建設力度。為推動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向全市均衡布局,緩解中心城區因用地限制等因素造成的學位建設壓力,廣州加大外圍城區優質普通高中學校建設力度。目前南沙等區學位供給較充裕,為充分發揮學位建設效益,給予學位供給較充裕、辦學條件較好、辦學質量較高的區屬普通高中面向全市招生的機會,適度提高面向全市招生的比例,有利于促進全市普通高中學位供給進一步均衡;有利于促進外圍城區辦好初中教育,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有利于疏解中心城區學位壓力,為不能入讀中心城區示范高中的學生增加入讀示范高中的機會;有利于為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提供教育支持和人才支撐。
實現“兩統一”,保障隨遷子女升學需求
為更好滿足市民百姓入讀普通高中的需求,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廣州多措并舉持續加大基礎教育尤其是公辦學位建設供給,分別實施中小學校三輪三年建設計劃,“十四五”期間,廣州新增約3萬個公辦普通高中學位。《實施意見》繼續優化港澳等隨遷子女入學條件,實現“兩統一”,即各區招收隨遷子女比例的權限統一,戶籍生和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投檔錄取規則統一,有利于各區根據區域人口結構、經濟社會發展和學位供給等情況確定招收隨遷子女比例;有利于維護招生秩序、促進教育公平,有效保障戶籍生與隨遷子女升讀公辦普通高中的需求和權益。
規范加分項目,提高人才選拔水平
近年來,國家進一步減少和規范了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同時也要求中考規范執行國家規定的特殊群體等加分或優待政策。中考加分關乎教育公平和教育形象,為進一步落實上級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廣州除保留了國家規定的部隊、公安警察和消防救援人員加分項目和分值以外,進一步清理了加分或優待項目,旨在促進教育公平,回應群眾關切,提高人才選拔水平,引導每一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熱點問答
廣州什么時間實行省統一命題?
廣州將推進學業水平考試由市統一命題逐步向省級統一命題過渡。廣州將會繼續加強和上級部門的溝通,按要求推進,2023年將保持市統一命題不變。
學業水平考試有變化嗎?
《實施意見》中學業水平考試錄取計分科目與分值、錄取參考科目與分值、考試方式等均保持不變,為和省統一命題保持銜接,在錄取計分科目分值表說明中刪除了道德與法治和歷史合考不合卷、物理和化學筆試合考不合卷的相關內容,具體方式在配套文件中予以明確。
名額分配招生政策會有變化嗎?
《實施意見》中名額分配招生比例和考生符合報考名額分配計劃的條件均保持不變。對于大家關心的“限制性分數線”問題,將根據上級要求,在年度名額分配招生辦法中予以明確。
為什么要增加招生負面清單內容?
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關系千萬考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事關教育公平與社會和諧穩定。《實施意見》在梳理上級關于高中階段招生紀律和要求的基礎上,增加負面清單,有利于明確違規招生行為,深化違規招生治理,維護良好招生秩序,營造良好教育生態。
初二、初三教學如何安排?
廣州市教研院表示,本輪中考改革實施意見的適用對象為2024—2026年廣州初中應屆畢業生和報考廣州高中階段學校的返穗生、往屆生,目前在校學生中七、八年級適用于本實施意見。目前七、八年級的教學要求與實施意見相一致,能實現新舊政策的平穩對接。
一是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安排保持穩定,與七、八年級的教學與備考準備相符。根據實施意見,錄取計分科目與分值、錄取參考科目與成績呈現方式、考試方式與基本時間安排等均保持不變。七、八年級的教學安排和備考計劃能較好地適應今后的學業水平考試。
二是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與七、八年級所執行的教學要求一致。《教育部關于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是近年各省市中考命題工作的基本遵循,注重考查學生核心素養已成為各地中考命題的共性特點,不管是省統一命題還是市統一命題,均要求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強化課程的育人導向,強調情境設置,注重對學生思維過程、創新意識和在真實情境中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七、八年級的教學內容范圍和難度要求均參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執行,與中考改革要求相吻合。
三是教研指導和教學管理將作出有效應對,以確保學生充分展現學業成就。在全市統一部署下,各區教研部門將指導各初中學校積極應對新變化。各區各校將嚴格落實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做好各類教學與實驗的條件保障。教師將會進一步領會課程標準的內涵及“學業質量”要求,圍繞學科核心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在中考復習和備考階段,將根據考試具體安排合理調整訓練要求,做好適應性測試等工作,確保學生發揮出應有的水平。
總的來說,實施意見有利于教育教學工作平穩過渡,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教師、學生和家長都不必過度擔憂。
來源:升學寶、杭州教育發布、廣州市教育局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