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認同馬未都先生的一個觀點:“人生的所有相遇,早已由內心所定。”
病床上的劉思齊首長已經八十九歲,歲月蒼老了她的容顏,但難掩她與生俱來的端莊優雅。
愛國將我和國富向首長一一作了介紹,首長親切地請我們坐下,并招呼陪護給我們端茶倒水,一切都顯得那么隨和自然,像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我們關切詢問她的病情,首長很平和地說:“謝謝你們,我這老毛病了,完全治好也不可能了”。說罷關切地問起愛國:“老李呀,這些年你去哪里啦?總也見不到你。”愛國告訴首長,自己退休后去單位的時間少了,回家鄉的時間多了,還忙些瑣碎的事務……
從他們的交談中透出首長對身邊同志濃濃的情誼。
了解到國富和愛國同年參軍,并且都是先在山西后來通過努力相繼到了軍委原總部機關,又了解到我當兵是在延安時期就跟隨毛主席的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警衛部隊里,后來復員回到家鄉從頭干起的經歷,首長連聲贊許。大摡是當兵的人特殊的情結,更拉近了我們之間情感的距離,交談無拘無束。聽說我們三人的家鄉同為駐馬店,首長不無遺憾地說:“駐馬店這個地方我聽說過,只是沒有去過”。我們應聲說道:“歡迎首長到我們家鄉去,那里山川秀美,氣候宜人,這些年發展很好,是觀光休閑的好地方。那里還是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的故鄉,有顏真卿親筆題名的天中山,歷史上還出了輔助秦始皇一統天下的千古名相李斯,也就是愛國主任的先祖……”
交談中,我將從家鄉帶來的由好朋友、版畫非遺傳承人袁建強精心雕版制作的毛主席畫像敬送給首長,畫像用筆老辣,雕工精到,充分展現了偉人的形象和氣魄。首長專注地看著主席的畫像鄭重致謝。此時,愛國突然插話:“譚主任的字寫得很好,抽時間給首長寫一幅。”她當即笑著說:“那好啊!”我馬上應道:“一定認真給首長寫好。”
不知不覺已過去好長時間,為了不過多占用首長的時間,讓她好好休息,我們向首長告辭。辭別前,我們分別坐在首長身邊,用鏡頭記錄下珍貴的瞬間。
“再見,首長,祝您早日康復!”
當我們與首長道別走到病房門口的一瞬間,首長突然間又叫住我,她面帶微笑:“主任,別忘了還欠我一幅字呢”。我隨即笑答:“首長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回來的途中,我們還在感嘆首長平實謙和的人格魅力。
此后的日子里,我一直惦記著首長的囑托,先是擬定了作品的內容,幅式,書體。精心挑選了毛主席的詩詞六首,計劃以橫幅形式用行草字體進行創作,以求在有限尺幅中展示詩句中宏大的氣勢。心中雖有謀劃,但沒有急于創作,而是堅持每天的日課研習,待感覺技法嫻熟且又有創作的欲望與靈感時,遂展紙揮毫,凝神聚力,一氣呵成。作品完成后,我專門請駐馬店優秀的裝裱師精心裝裱,完成了這幅作品的全部流程,只待合適的時機履行與劉思齊首長的約定。
2019年10月6日上午,建國70周年之際,一個碧空如洗、風和日麗的日子,朋友愛國在和劉思齊首長聯系后,開車接我一同前往首長家中。可能是國慶假日社會活動頻繁過于勞累的緣故,到家時首長還在休息,保姆立刻叫醒了首長。
這是我與首長的第二次會面。也是第一次來到首長的家里。一切皆超乎我的想象,普通的家具陳設,和尋常的城市居民沒什么區別,甚至不及我們社區里好多家庭的條件。
首長不大的客廳里擺放著很多書刊,這是博學者家中常見的擺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排沙發的對面墻上端掛著的毛主席坐在藤椅上的彩色畫像,讓人頓生由衷的敬意。
首長走進客廳連連向我們表示歉意,言語中透出令人倍感親切的熱情謙和……
我和愛國將創作完成的書法作品展開請首長過目,首長看到作品眼前一亮,興奮地說道:“啊!漂亮!哎呀!太漂亮啦!”朋友愛國激動地說:“這真是下了功夫寫的。”我告訴首長,作品中的第一首詩是選取的毛主席早年的詩作《詠蛙》,以展現主席少年時代即有的超于常人的博大胸懷和氣魄,整幅作品選取毛主席六首詩詞,其中蘊含“六”這一數字的和順吉祥之意。說罷首長再次連聲說好,并興奮的提議一起合影留念。保姆拿起相機幫我們記錄下這幸福的時刻。
說心里話,能創作出令首長滿意的作品,我和愛國都感覺出特別的興奮和滿足。隨后,我又送上自己的書法小集,首長認真地翻閱,看到其中我的一幅照片,若有所思。見此,我忙向首長介紹,這是十年前我在陜北延安的山上拍的。首長輕輕地“噢”了一聲,從首長專注的神情中應該是感受到照片中熟悉的山川,回憶起那銘刻于心的過往……
首長還在認真翻閱,我在身邊提示介紹,并向首長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首長,給我寫幅字吧,”首長緩緩抬頭,笑著看著我:“我可寫不好啊。”“首長的字很好。”朋友愛國隨口說道。“怎么寫呢?”首長在思考醞釀。我和愛國幾乎異口同聲地對首長說:“隨便寫,怎么寫都行!”首長又翻看了一下我的書法小集,思索片刻,隨后在我遞給她的本子上用顫抖的筆觸鄭重地寫下了令人感動的評語——“精益求精,無限瀟灑,無限迷人!劉思齊 2019.10.6”
看著如此珍貴的筆跡和如此高的評價,我內心充滿了興奮和感激……
我想起一位朋友常說的一句話:“喜歡贊美別人的人往往是心地善良的人。智者在人們的贊美聲中,不僅能感覺到被人肯定認可后的興奮和滿足,更能看到其中蘊含的鞭策與期許。”
有烈士血脈,領袖爸爸,英雄丈夫這一獨特的家庭環境,沐仁浴義,鑄就了劉思齊首長堅毅達觀、寬仁大義、謙遜平和的杰出品質。
……
和首長的交流親切自然,溫馨隨和,不覺時已近午,而首長連早點還沒吃,我和愛國停住話頭,勸首長趕緊吃點東西,以后有時間再來拜訪,說罷與首長握手道別。首長拖著病體一直將我們送到門外,依依惜別……
此后的日子里,我和愛國一直關注劉思齊首長的身體狀況,期待在合適的機會陪她到駐馬店看看,賞一賞秀麗的山水,品一品天中的美食,看一看城區的新貌,再去戰友李東海傾注多年心力創辦的紅色博物館,了卻首長沒有去過駐馬店的遺憾。
然而,首長的身體狀況一直不佳……
2022年1月7日晩上,突然傳來劉思齊首長于凌晨1時47分在北京逝世的消息。
雖然知道首長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但仍然感覺這消息來得過于突然,我希望這是一種誤傳,但又不得不承認現實。我立即撥通朋友的電話,心情異常沉重……
劉思齊首長的告別儀式定于1月13日上午10時至11時在八寶山“蘭廳”舉行,不知是巧合還是獨具匠心的安排,蘭廳之蘭乃蘭花之蘭,蘭花為花中君子,以香取勝,色澤宜人,迎寒怒放,風姿瀟灑,品格高潔。高潔的蘭花最能體現劉思齊首長高雅的品質。
朋友愛國因腰部嚴重扭傷無法參加首長的告別儀式,特別委托我和國富代為表達對首長的悼念。
吊唁當天,寒氣逼人。我和國富帶著愛國等朋友的囑托來到八寶山蘭廳前,在吊唁簿上鄭重留言,表達我們的哀思。
在為劉思齊首長送別的隊伍里,我見到了當年在部隊時的老領導,曾受到偉大領袖毛主席25次親切接見的營教導員孔祥秀。我們雙手緊握,神情凝重,張思德生前所在部隊的軍人一起送別心中仰慕的劉思齊首長……
蘭廳外,寒風中,靜靜佇立著吊唁的隊伍……,
10時整,人們在有序地移動,一排排向首長鞠躬致禮,一隊隊為首長默默送行……
蘭廳,擺滿了首長親人及黨和國家領導人送的花圈。鮮花簇擁中,首長神態安詳,似靜靜的睡去……
世事無常,人生如夢,上兩次會面還談笑風生,而此時卻陰陽兩隔,讓人難抑心中之痛……
我和我的戰友、朋友,向劉思齊首長深深地鞠躬、致敬……
人生短暫,一個人即便活過百歲,也終有故去之時,然雖已逝去,卻仍長存于人們的記憶與懷念中,這就是永生!
劉思齊同志這一生太不容易了,她經歷了人間太多的坎坷與不幸。僅一歲多慈愛的父親就為革命獻出生命,小小年紀就和母親一起被關進敵人的監牢,二十來歲又失去了深愛的丈夫毛岸英……好在她此生有一位具有人間大愛可親可敬的偉人爸爸毛澤東!
她以堅毅的步伐走完九十二年曲折坎坷而又壯麗榮光的人生之路……
復蘇久遠的記憶,穿越漫長的時空,她仍會是在延安的禮堂里以動情的表演令人為之動容的乖巧女孩吧,她仍會是在西柏坡簡樸的鄉村院落里與毛主席、毛岸英、李訥一起合影的漂亮姑娘吧……
我是無神論者,但在蘭廳看到劉思齊首長的那一刻,我寧可相信故去的親人能夠在天堂里相逢……
在那里,她一定會見到為共和國的江山獻出寶貴生命和畢生精力的父母劉謙初、張文秋……
一定會見到偉大慈愛心系天下蒼生的爸爸毛澤東……
一定會見到她挺拔偉岸的英雄丈夫毛岸英……
……
七十多年前,岸英的離去是她此生刻骨銘心的痛。
愿天堂不再有生離死別,不再有坎坷、疫病……
愿她和她的岸英在天堂里幸福重逢,互訴衷腸,深情相擁!
……
譚文峰
2023年1月于北京清華園
本文系作者授權《祖國》雜志社祖國網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本文系作者授權《祖國》雜志社祖國網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