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胡博士也對市場上主流的ESG評級體系及評級邏輯進行了詳細介紹,對ESG評級體系中的數據體系、關注點以及國內評級體系的發展作了相應的解讀。
畢馬威中國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經理項洋旭對ESG信息披露進行了整體介紹和分析:
目前中國尚未對ESG信息披露制定系統性的強制要求,但國家相關監管管理部門根據上市企業、重點排污單位、金融機構等不同組織機構的特點,制定了適用于不同機構的信息披露要求,如《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17年修訂)《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等,而上市央企作為引領也在國資委社會發展局要求下開展ESG披露,各界對上市公司ESG披露的呼聲也愈盛。
以環境信息公開為例,2021年生態環境部印發了《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等一系列環境信息公開管理辦法,明確了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責任與義務,確定了環境信息強制性披露的內容,截止到2023年3月,全國8.5萬家依法披露環境信息的企業中,74.5%的企業公開了2022年企業環境信息年報。
戰略優先,行動落實。面對ESG,企業應結合產業特征,通過重要性議題識別、戰略目標設定、管理架構和體系搭建以及行動方案制定等步驟,并在雙碳戰略、數據治理等ESG國家相關戰略的指引下,結合利益相關方的關注制定ESG戰略。企業應該在ESG戰略落地實施的過程中緊扣目標、細分職責、評估績效,并重視員工、客戶、供應鏈等層面的反饋,實現向內完善ESG文化和向外輸出ESG影響,并在投資決策、業態分布、產品研發、企業形象、員工管理、內部治理等各管理運營層面發力行動,綜合提升ESG績效表現。
本文內容僅供一般參考用,并非針對任何個人或團體的個別或特定情況而提供。雖然我們已致力提供準確和及時的資料,但我們不能保證這些資料在閣下收取時或日后仍然準確。任何人士不應在沒有詳細考慮相關的情況及獲取適當的專業意見下依據所載內容行事。本文所有提供的內容均不應被視為正式的審計、會計或法律建議。
?2023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及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均是與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 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畢馬威國際”)相關聯。畢馬威國際不提供任何客戶服務。各成員所均為各自獨立的法律主體,其對自身描述亦是如此。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 中國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企業咨詢 (中國) 有限公司 — 中國有限責任公司;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版權所有,不得轉載。畢馬威的名稱和標識均屬于畢馬威國際的商標或注冊商標。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