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沖病房管理制度 送你了!

日期:2022-12-01 17:33:07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2.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防護面屏、隔離衣、防護服、手套、鞋套和膠靴等防護用品被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污染時應當及時更換。

3.正確使用防護用品,穿防護用品前、戴手套前、脫去手套或隔離服后應立即進行手衛生。

4.下班前進行個人衛生處置。

5.嚴格執行新冠職業暴露及銳器傷防范措施。

(十二)消毒要求:

1.空氣消毒:加強病區走廊和病室、功能區域、生活區域、公共區域等的通風換氣,每日通風至少2-3次,每次30分鐘;室內也可配置人機共存的空氣凈化消毒機;有人情況下不能使用紫外線燈輻照消毒。紫外線燈輻照消毒每日2-3次,每次時間不少于1小時。

2.地面、墻壁消毒:每日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噴灑消毒至少2次,消毒作用時間應不少于30分鐘。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應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無肉眼可見污染物時,可用有效氯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噴灑消毒。

3.物體表面消毒:診療設施設備表面以及床圍欄、床頭柜、家具、門把手、呼叫按鈕、監護儀、微泵、門把手、計算機等物體表面、轉運車輛、擔架、輪椅等運輸工具等每日至少2次,移動設備、運輸工具等使用后立即消毒。無肉眼可見污染物時,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進行擦拭消毒,作用 30 分鐘后清水擦拭干凈。

4、污染物(患者血液、分泌物和嘔吐物):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紗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小心移除。大量污染物應當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蓋,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蓋后,用足量的有效氯5000mg/L~10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澆在吸水材料上,作用30分鐘以上,小心清除干凈。清除過程中避免接觸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患者的分泌物、嘔吐物等應有專門容器收集,用有效氯20000 mg/L的含氯消毒劑,按物、藥比例 1:2 浸泡消毒2 小時。清除污染物后,應當對污染的環境物體表面進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有效氯 5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消毒30分鐘,然后清洗干凈。

5、糞便和污水:使用專門容器收集排泄物,消毒處理后排放。用有效氯 2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按糞、藥比例1:2 浸泡消毒2h;若有大量稀釋排泄物,應當用含有效氯70%-80%漂白粉精干粉,按糞、藥比例20:1加藥后充分攪勻,消毒2h。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有效氯 5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消毒30分鐘,然后清洗干凈。

(十三)應當盡量選擇一次性使用的診療用品。聽診器、溫度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和護理物品實行專人專用。重復使用的醫療用品用雙層黃色垃圾袋盛裝,做好標識,密閉運送至洗衣房或消毒供應中心消毒滅菌處理。

(十四)患者外出檢查應戴外科口罩,檢查完成后檢查室應立即消毒;運送車輛應人次更換床單或椅套,并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十五)確診患者使用過的一次性床單、被套、枕套用雙層黃色醫療廢物袋盛裝,袋外標識“新冠”字樣,一次性使用,按照感染性廢物處理;非一次性使用的床單、被套、枕套等在收集時避免產生氣溶膠,做好標識,與布草配送人員做好交接,統一處理。

(十六)患者排除新冠可能轉入普通病區后,對其病室應按《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進行終末消毒。

(十七)患者未排除新冠或已確診新冠的患者死亡,對尸體應當進行處理。處理方法為:用3000mg/L的含氯制劑棉球或紗布填塞尸體口、鼻、耳、肛門、氣管切開處等所有開放通道或創口;用浸有消毒液的雙層布單包裹尸體,裝入雙層尸體袋中,由民政部門派專用車輛直接送至指定地點盡快火化。

(十八)緩沖病室產生的廢棄物,包括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均按照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不得與其他醫療廢物混裝,醫療廢物收集桶應為腳踏式并帶蓋。醫療廢物達到包裝袋或者利器盒的3/4時,應當有效封口,確保封口嚴密,應當使用雙層包裝袋盛裝醫療廢物,采用鵝頸式封口,分層封扎,按疫情醫療廢物處理。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患者醫療廢物要與醫療廢物處置單位進行單獨交接。每天運送結束后,對運送工具進行清潔和消毒,含氯消毒液濃度為1000mg/L,運送工具被感染性醫療廢物污染時,應當及時消毒處理。

(十九)每日對病區醫務人員的體溫和癥狀進行監測,如有發熱或出現呼吸道癥狀則應立即上報,按要求做核酸檢測,遵照疫情防控流程進行管理。

(納洛酮編輯整理 來源:納洛酮的護理天地)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系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