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犯錯領導卻被開除:職場里最可怕的,是只依靠制度隨意懲罰

日期:2023-01-01 14:12:49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這就是為什么我在文章開頭里寫道的,認同董阿姨那句話的原因,貿然的做出懲罰,顯然是非常武斷的,身為老板或領導,務必要知道,不同的情況下,一定要做出具有針對性的措施才行。

不僅如此,從小A公司的這段經歷當中,我們至少還能收獲三點啟示:

1. “擒賊先擒王”并不是挑職位高的人下手

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道理,但大多數時候,我們卻總是把這個“王”理解為職位高的人。

實則不然,所謂擒賊先擒王,其實就是要抓住最關鍵的,而不是最高級的。

小A的上司不用心管理團隊,成員猶如一盤散沙,眼看著他們犯錯而不管,顯然,這就是最關鍵的問題所在。

同樣的,如果這位上司是一個非常認真負責的人,但下屬卻仍然干出了有損公司利益的行為,這如果要是還開除領導,那可真是比竇娥還冤了。

所以,擒賊先擒王,不是去抓那個位高權重的人,而是要找準問題的最關鍵、最核心,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祛根”。

2.領導最厲害的手段,不是懲罰,而是教育

“殺雞儆猴”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意思就是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一個人,來警示別人,起到震懾的效果。

在職場上,這個手法被大肆的用到管理上,這樣做的目的,不外乎就是震懾眾人,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但是在今天的職場,這樣的管理手法未免已經落后,也越來越唬不住人。

人和動物的不同是人有感情,有自尊心。粗暴的威嚇,很容易讓人產生逆反心理,感覺受到了屈辱,員工的服從一般因為害怕短時間的起作用,卻不能讓員工打心里愿意服從領導。

比起威嚇,我想更能讓動容的是“你本可以,但是你沒有”。作為老板,員工做錯事,訓斥、懲罰都不為過。

但你本可以選擇訓斥、威嚇,但卻選擇了尊重員工,愿意心平氣和的去溝通,這樣更能讓員工尊重。

比起威嚇帶來的短時間的震懾,溝通、教育更能讓員工從心里擁護自己的領導,因為他們感覺自己是被尊重的。就像小A的老板,比起懲罰整個部門的員工,他更愿意給他們個機會,而員工也因此對老板更加敬重,工作也更加賣力。

3.做領導者,決不能優柔寡斷

職場中領導是不可或缺的,每個公司都有大大小小的領導,但是優秀的領導確實少之又少。

我曾經問過我身邊的朋友,什么樣的領導能讓員工認為是個好領導,愿意死心塌地的跟著,回答也是五花八門:

關鍵時刻能擁護員工,幫員工說話;

能帶著手下的人賺到錢;

做事果決,不拖泥帶水;

誠然,以上都是一個領導的優秀品質,但最讓我認同的是,領導做事一定要果決。

我曾今遇到過一個領導,那時候我做的是秘書工作,每次的材料上報,我都要寫好后,拿給他批改,沒有問題才能上報。

但是每次他都要給我拖個一兩天,也不是工作有多忙,他總是一個文件看了又看,非要拖到臨期的前一天,我提醒他才能修改好給我。這樣的小事就不用說了,大事上也更是拿不定注意。

一次公司要大量采購一批器材,因為著急用,我早早的把搜集的報價等信息整理出來交給他,結果兩周過去了,還是了無音訊,因為這件事一拖再拖,還影響那一季度的生產業績,整個部門都跟著挨罵。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優柔寡斷的老板處理小A公司的事情,會怎么處理?

因為主管是公司的元老,沒有開除,罰了幾個月的工資,只把幾個犯事的人開除掉了,那可能這個部門的員工消停幾天,就又開始玩牌的玩牌,接私單的接私單,以后指不定又鬧出什么亂子。

優秀的領導者一定是能找準重點,并果決的人,一時的優柔寡斷,不止會耽誤自己,還會害了團隊。

最后我們再想想董阿姨說的那句:“開除10個不合格的員工,不如干掉他的領導”,簡直就是企業里的管理箴言。

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個領導對于團隊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當領導上來就把下屬帶到錯誤的方向上時,就算員工再努力,終究還是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罷了。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