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景象都因馬克龍推行的退休制度改革而起。
當地時間1月10日,法國總理伊麗莎白·博爾內宣布了退休制度改革計劃的細節:至2030年,法定退休年齡從目前的62歲逐漸提升至64歲。至2027年,獲得全額養老金所需的繳費年限將從42年提高到43年。
法國8個主要工會隨即發表聲明對政府的退休制度改革計劃予以譴責,他們召集了罷工活動,誓言要讓政府做出讓步。工會認為退休制度改革不公平且不必要。法國工人民主聯盟(CFDT)工會領導人洛朗?伯杰表示:“沒有任何理由可以為如此殘酷的改革開脫。”
在巴黎參加集會的社會學博士生瑪麗說:“這項改革是不公平的,針對的是窮人和婦女”。
當地時間2023年1月19日,法國巴黎,街頭煙霧彌漫。圖/視覺中國
56歲的弗雷德里克參加了法國西部城市雷恩的抗議活動,他說,政府應該有其他辦法籌集養老金,比如削減富裕人群的養老金,不需要提高退休年齡。
法國24電視臺的記者在采訪示威者后表示:“他們認為這項改革是對其社會權利的侵蝕,他們還擔心如果這次同意,以后還會進一步提高退休年齡。”
法國Ifop民調機構本周的一項民調顯示,退休制度改革在公眾中非常不受歡迎,68%的受訪者對改革表示反對。另外,Odoxa公司的一項民調顯示,每5名法國人中就有4人反對提高退休年齡。彭博社的一項民調顯示,約一半的法國選民希望法定退休年齡保持不變,約四分之一的選民希望降低法定退休年齡。
當天,正在西班牙訪問的馬克龍表示,即便出現大規模抗議也要繼續推進改革,“法國必須實施退休制度改革,這項改革是公正且負責的”。他敦促法國人和平示威,避免暴力和破壞行為。
難以為繼的養老金體系
路透社稱,法國現行的退休制度費用高昂,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法國養老金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近14%,這一比例超過了其他多數發達國家。相比之下,德國的養老金支出占GDP的比重是10%,美國為7%,英國為6%。
在法國的體系下,只有極少數人進行個人養老金投資。大多數法國人在工作時向國家養老基金繳費,在退休時領取國家養老金。
法國政府稱,由于人口老齡化,目前的養老金體系正在走向災難。在職人員和退休人員之間的比例正在迅速下降。50年前,在職人員和退休人員的比例是4:1,如今這一比例已經降至1.7:1,預計未來幾年將進一步下降。
其他歐洲國家普遍采取提高法定退休年齡的措施來緩解養老金困局,意大利和德國已將法定退休年齡提升至67歲,英國為66歲,西班牙為65歲。
數十年來,法國一直在試圖改革退休制度,每次改革均伴隨著大規模的抗議活動。
1995年,法國保守派總統雅克·希拉克試圖提高公務員退休年齡并削減部分政府部門的養老金,引發了持續三周的大規模罷工,希拉克被迫放棄了改革計劃。
當地時間2023年1月19日,法國巴黎,警察正在處置示威活動。圖/視覺中國
2010年,另一名保守派的法國總統薩科齊提出退休年齡從當時的60歲提高到62歲,并提出工作至少41.5年才能享受全額養老金。數百萬法國人走上街頭抗議,但薩科齊頂著壓力完成了改革。
2017年,馬克龍以改革者的形象當選法國總統,退休制度改革便是他施政綱領的支柱之一。
2019年底至2020年初,馬克龍的退休制度改革引發了法國歷史上自1968年“五月風暴”以來最大規模的罷工活動,罷工持續數月,城市陷入癱瘓,經濟活動停滯,示威者與警察不斷發生暴力沖突。
與此同時,新冠疫情暴發。馬克龍擱置了他的第一次退休制度改革嘗試,他稱,疫情大流行時期不是推進此類改革的合適時機。
彭博社認為,讓法國的退休制度問題繼續持續下去是極其不負責任的,拖延的時間越長,意味著所需的補救措施將越激烈。
“改革者”馬克龍的第二次嘗試
2022年4月,馬克龍成功連任總統,他在勝選后承諾重啟退休制度改革。
據彭博社報道,馬克龍第二次的退休制度改革比第一次要緩和一些。此次改革提出將法定退休年齡提升至64歲,此前提出的目標是65歲。而且,從事危險或重體力勞動的人可以降低退休年齡。法國政府表示,目前的改革計劃可以在2030年前消除法國的養老金赤字。
盡管如此,馬克龍這一次改革成功機會不見得比上一次高。馬克龍所屬的復興黨在議會不占多數,若想議會通過提案,復興黨還需要從其他黨派獲得約60票支持票。
馬克龍寄希望于右翼的法國共和黨。共和黨表示原則上支持退休制度改革,但該黨內部也有分歧,一些共和黨成員可能會投反對票。
極左翼的“不屈法國”黨和極右翼的“國民聯盟”黨均強烈反對退休制度改革。“不屈法國”黨議員馬蒂爾德·帕諾批評該計劃“過時、不公平且殘酷”。
當地時間2023年1月19日,法國巴黎,人們聚集在共和國廣場舉行示威活動。圖/視覺中國
“國民聯盟”黨領袖瑪麗娜·勒龐說:“請法國人相信,我們有決心阻止這一不公平的改革。”
路透社寫道,即使在最有利的情況下,退休制度改革也相當困難,因為這項改革威脅到人們的福利,增加不安全感。現在顯然不是最有利的情況,法國社會已經因為通貨膨脹、能源危機積累了不滿情緒。
BBC稱,馬克龍面臨著不斷擴大的反對陣營,未來幾天可能還會有更多罷工和示威活動。對法國政府來說,最糟糕的結果可能是罷工使得國家陷入癱瘓。四年前的“黃馬甲”運動可能重演。
法國各工會呼吁在1月31日舉行新一輪罷工和示威活動,工會試圖通過持續的罷工迫使政府在退休制度改革上做出180°大轉彎。
法國政治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罷工活動最終迫使馬克龍在退休制度改革上退縮,這意味著馬克龍將失去在第二個總統任期內推動任何重大改革的可能性。
不過,并非所有觀察人士都對馬克龍的改革持悲觀態度。彭博社稱,從歷史上來看,自1982年以來,法國已經進行過六次退休制度改革,每一次改革都導致了大規模街頭抗議,盡管如此,多數改革方案最終還是獲得了通過。
新京報記者 陳奕凱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吳興發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