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前海新增兩項制度創新成果全國推廣

日期:2023-01-25 11:15:15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二)創新成效

截至目前,前海共有48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累計新增綠色建筑面積690.7萬平方米,三星級綠色建筑26個、二星級綠色建筑19個、一星級綠色建筑3個,三星級綠色建筑在總體數量、面積占比上均占多數。與北京、上海等城市橫向比較,在綠色建筑新增面積密度、新增速度等方面,前海已經達到國內相對領先水平。

成果二: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綜合保稅維修服務

前海綜合保稅區位于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媽灣片區內。依托前海綜合保稅區的獨特區位優勢及國家支持保稅維修業務的政策優勢,引入慧镕電子有限公司,推進高起點、高附加值的通訊設備保稅維修業務。

(一)主要做法

一是“一企一策”制定維修監管方案。對海外的入境維修產品給予特別支持,主動拓展維修服務能力,采用一對一專人服務,積極解決企業在相關政策、準入等方面難題,結合深圳市最新環境審批管理要求和前海區域評估成果,審批流程優化為環評報告表備案,無需審批程序。

二是多樣化組合模式支持保稅維修業務。針對不同的維修服務需求提供配套解決方案,如利用全球中心倉非保稅轉保稅方式,解決保稅維修用料難題;通過“東西部港區一體化”及先入區后報關方式,解決維修產品理貨難題;通過外發加工業務,解決保稅維修部分工序加工難題。

三是提供“三位一體化”綜合監管服務。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蛇口海關、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南山管理局共同推進保稅維修監管服務,印發《深圳前海綜合保稅區保稅維修業務監管工作方案》,建立保稅維修聯席會議制度,聯合對區內企業保稅維修業務開展情況進行評估、現場檢查,督促企業落實各項環保措施,產生的少量廢氣經收集處理后達標排放,生活廢水納入市政污水管網排放,危險廢物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置,并按時在廣東省固體廢物管理平臺申報登記,同時督促企業遵守海關監管、產業政策等規定,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

(二)創新成效

一是維修能力擴增及產品種類增加。維修專用固定資產設備投入增加一倍以上,累計投資總額3000萬人民幣以上。電子保稅維修產品量增加3倍以上,維修品類不斷增加。2021年保稅維修出口額1631萬美元,維修產品6萬多件。

二是保稅維修清關模式多元化。采用全球中心倉非保稅轉保稅方式,解決維修用料問題,累計轉移60批次,累計貨值200萬港幣。采用“東西部港區一體化”及“先入后報”清關模式提高整體的清關時效,節約每批次綜合成本2000-3000元/車。

三是分類監管及定期報送環保信息。根據不同的維修產品采用不同的監管要求,國內維修與保稅維修共線生產,產品分類存放,物理標識清晰。根據環保政策要求定期申報維修產生的危險廢物及一般工業固廢信息。累計申報外運處理危險廢物l批次,一般工業固體廢物5批次。

審讀:喻方華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