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中國是禮儀之邦的聲音,近些年好像少了一些。但不可不說的是,禮也是中國人的一個代名詞。
要知道儒家提出的“五常:禮義仁智信”中,禮便是第一位。就連打仗的時候咱們都是“先禮后兵”的,所以禮的存在和承襲,與制度階級密不可分。
在古代制度中,禮的地位不可忽視,在多部典籍中都有著相應的記錄,比如《吉儀禮注》、《后齊儀注》、《隋朝儀禮》等。
去年大火的“周生如故”中,崔家是魏晉至隋唐時期大家族,與他們聯姻之人非富即貴,連皇家都不一定能夠求取得到崔氏之女。
因為他們不僅在文化地位上雄踞一方,深藏典籍無數,對子女的禮儀家養也是稱得上典范的。
最后
像本書這種幾句講解,幾句原文的書是我最怕的類型。看著就很累。
一來是我們跟文言文關系不好,看著很費勁。二來是太繁瑣了。兩者切換得太累。
當然,這些的問題出在自己沒好好學習看書,導致對文言文很是陌生,所以如果讀者們也跟我差不多,那看或買這樣的書就要慎重了。
它可以很輕易地就磨滅了你想看它的斗志。其實要么就是硬著頭皮把它解決了,要么就是先從簡單地開始,循序漸進。
就這本書來說,它就像是一本證據。就是作者表達他的論點,然后從史書中把證據摘抄下來,告訴大家:看史書上也是這么說的。
所以書名就是略論稿和述論稿,都是非常講究的,尤其是早期的學者們。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