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時最危險的莫過于中等生,成績在分數線邊緣瘋狂試探,若是中考失利,這類學生也是最后悔的,當初多努力一點點,說不定就考上高中了。
“分配生”制度將更多向中等生傾斜,相關文件明確指出,重點高中的分配生名額不得低于60%,不是只有學霸有機會獲得分配名額,中等生們也要注意,想要考上中,也要付出相應努力。
還有農村中學的學生,升高中概率也將提升,這一調整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中考55分流帶來的壓力,也讓更多學生有了繼續讀書升學的機會。
想要爭取分配生名額,初中學生要做出哪些努力?
分配生制度不是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升學,即將中考的學生仍要具備危機意識,分配生名額來之不易,想要爭取的學生,需要付出一定努力,不同類型的學生,拿到名額的途徑也不一樣,考生和家長要理智看待。
中考生大體上分為兩類,指標到校生和普通中考生,普通中考生由于沒有政策加成,在考試中處于劣勢地位,其中部分學生為增加升學概率,選擇走藝考,若是符合高中要求,也能避免分流到職高。
藝術生想要爭取分配生名額,專業課和文化課都需要重視,而體育生則需要參加全國競賽,并取得前八名的好成績,在中考才能降分25%錄取。
普通考生則要重視初中三年的學習表現,品學兼優的學生機會更大,除了學習也要注重道德培養和能力表現,綜合素質成為獲得分配生名額的關鍵,部分學生即使大概率能得到這一名額,也不要大意,沒拿到高中錄取結果之前,都不能高枕無憂。
政策始終是外力,想要得到滿意的結果,學生的個人能力很重要
中考是一次篩選人才的考試,但也是學生繼續學習的機會,高中所教導的知識更適合社會生存,也都是常識的升華,接受高中教育很有必要,但只有一半中考生有機會上高中,中考競爭也很激烈。
相關教育政策頒布,為部分學生帶來希望,若是再努力一點點,就有上高中的機會,但政策始終是外力,想要得到滿意的結果,學生的個人能力很重要。
即使在分配生制度下,也需要學生自己爭取升學機會,若是學生不思進取,想要考高中也是奢望,這一政策并非雪中送炭,考生自己足夠強大,才能爭取到更多機會,素質教育下,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重視,也希望初中生們嚴于律己、努力學習,實現升學夢。
中考形勢不會因為政策而改變,該有的競爭依然存在,距離中考還有4個月時間,初三考生要再努力一點,證明自己的能力。
對于中考“分配生”制度,你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圖片、內容綜合整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