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資本大省浙江來說,在共同富裕語境下,如何推動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引導金融業回歸本源,是一項重要課題。
2018年底,在浙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的指導下,80余家在浙金融機構組建浙商總會金融服務委員會(以下簡稱金服會),借鑒“法律顧問”“家庭醫生”創設了金融顧問制度,推動專業人士以客戶為中心,走進企業送服務,助力推進金融供給側改革、打造浙江更優金融生態、提高企業金融風險意識。
在疫情防控期間,金服會號召金融機構出臺專項信貸支持、降費讓利、貸款延續期等政策,號召金融顧問送政策入企、送服務入企。據統計,共有24家機構出臺103項惠企政策,開展講座、培訓180余場,幫助5.17萬家企業融資4147億元,助力穩經濟。
如今,各地都在全力“拼經濟”。為加快推動山區26縣高質量發展,金服會主任單位——浙商銀行將自身經營特色、業務優勢與山區26縣發展基礎、主導產業有機結合,制定精準金融支持政策,推動“一縣一策”精準服務,已實現對浙江山區26縣的金融服務全覆蓋,2022年提供金融服務總量達487.07億元,較年初增長19.35%。
可以說,從“穩經濟”到“拼經濟”,金融顧問制度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四年持續“下沉” 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經過四年持續深耕,金融顧問制度已形成了“1+N”綜合服務模式,通過金融顧問的“1”,鏈接起金融、法律、會計等顧問及其背后專業機構的“N”種協同服務,推動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目前,金融顧問制度已實現浙江省11個地市全覆蓋,形成了各方參與、多方共建的良好生態;近1800名金融顧問打造了省市縣三級服務隊伍,組建了45個工作組(室),讓金融服務下沉到了最后一公里。
金融顧問制度形成了豐富的實踐成果。圍繞先行先試,2022年,金服會聯手杭州臨平區政府打造綜合金融服務示范區,專注于中小微企業需求的“金服寶·小微”數智化系統率先在臨平落地,服務區內小微企業2.6萬戶。
金融顧問盡心履職,涌現出一批典型案例。財通證券杭州第三分公司投融總監葉小紅針對四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經費支出高、融資難的問題,組織企業金融顧問團隊展開多次調研及聯合會診,并為企業帶來了銀行8500萬元的貸款授信和企業中長期融資方案設計與執行、股權架構設計等多項企業金融服務,解決了其“三年都沒有解決的問題”。
山區26縣金融顧問代表授聘儀式。 浙商銀行 供圖
眾人拾柴火焰高。2月22日,金服會召開2022年度全體委員會議暨金融顧問推進大會,會上發布了第二屆“金渠榜”榜單,表彰了一批心懷金融公益、工作卓有成效的金服會成員機構及金融顧問,并公布了十大經典服務案例,為浙江金融供給側改革營造了濃厚的氛圍。
浙商銀行臺州天臺支行行長王敏告訴記者,該行如今還為客戶子女教育、父母就醫方面提供服務,“要讓我們銀行成為一家有溫度的銀行。”
從浙江走向全國 實現更廣范圍“賦能”
發軔于浙江的金融顧問制度,經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如今正走向全國。
目前,北京、上海、四川、云南、安徽等多個省市來浙江學習經驗。浙江金融顧問制度已經走出了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路,走出了一條金融向上向善、服務實體的功能性回歸之路。
立足新發展階段,如何更好發揮金融顧問和金融顧問制度的作用?
在浙商總會金融服務委員會主任、浙商銀行黨委書記陸建強看來,從個體層面而言,每一名金融顧問都應堅持正行向善、堅持金融為民,既要為量大面廣的小微企業普及金融知識,也要幫助企業獲得融智服務;從機構層面,金融機構要發揮金融向善的核心內涵,有責任心、有社會擔當地伴隨企業成長;從制度層面,要通過機制創新、模式創新推動金融更深程度地幫助實體經濟,如打造直播形式的“金牌顧問”、開發投資者財富管理課程等。
下一步,金服會將加快推進臨平綜合金融服務示范區建設,加快打造數智化“金牌顧問”,加快推進服務浙江“千項萬億”、幫扶紓困“千家萬戶”、投資者教育“百縣千場”、慈善金融“千企百家”四大工程建設。同時,不斷豐富金融顧問制度理論,用理論更好地指導金融顧問實踐,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共同富裕。(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