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起源于蒙古高原,是契丹人建立的,五代時期趁中原戰亂,遼國統一蒙古高原,而且占領中原部分地區。這時遼就不僅僅是少數民族的政權了,而且兼容少數民族和漢人的政權。如何統治不同的民族是一個重大問題,尤其是當時漢人占遼國絕大多數人口。我們看后來的史書記載能夠發現,在遼國境內的漢人并沒有不斷向北宋逃,也沒反抗。這就說明他們在遼國的待遇還是比較好的。我們看一下遼國是如何做到的。
遼的統治者建立了南北面官制。針對統治區域內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統治方法建立的兩套行政體制。北面官為統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民族所建立的,擔任者一般是契丹貴族。南面官是遼統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漢人的機構。說白了就是用少數民族的管理方式管理少數民族,用漢人的管理方式管理漢人。這樣大家就不會有意見了,也就能做到了和平共處。總的來說,遼的這個制度是有開創性的。在之前,雖然有很多政權建立,但沒做到這一點。總是有一方不滿意另一方。而遼國的這個制度得到了所有民族的支持。一個政權能夠同時存在兩種不同的文明本身就不容易。這兩種文明還能做到和平共處,可以說就更不容易了。
我們現在比較熟悉的一國兩制,和遼國的南北面官制有很大的關系。都是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不得不說,古人在解決這種問題時,真的是很高明,值得我們學習。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