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牛的員工福利,就是它了

日期:2023-05-05 11:35:17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京東為員工拿地蓋房的消息,自然也很快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人們關注這件事,既是對“別人家的公司”的羨慕,也是對更多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創造社會價值的期待。

一個既簡單又不簡單的問題:到底什么企業,才能算一家好企業?

(一)從“恥辱間”到“安居計劃”

根據公開信息,“京東青年城”包括近4000套員工公寓,以及配套的幼兒園、體育場、電影院等,將形成總建筑面積30多萬平米的建筑群。

顯然,京東不僅是想讓員工可以居者有其屋,更要提升員工的住宿條件,交通、休閑、娛樂、教育等各種配套都要跟上。

這個福利有多給力?

要知道,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買房或租房對年輕人來說都是很大負擔。

而“京東青年城”的位置,就在京東總部東南側,從京東1號樓南門出發,過個馬路就到。

這個位置附近的房價,現在已經超過6萬元一平米。在北京,租房對年輕人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和別人合租,一個單間的月租金也得三四千元左右。

一家民營企業花60億在北京給員工買地蓋房,可能不少人聽到這樣的消息會感到意外。不過,如果回看這些年京東所做的很多事情,似乎又順理成章。

在多年前的一次受訪中,劉強東曾經對知名媒體人秦朔講過一個“恥辱間”的故事。

有一次他去參觀宿遷員工宿舍,發現之前他明確要求給員工蓋的是高級白領公寓,結果都快裝修好了,樣板間卻是一個八人間。劉強東勃然大怒,質問為什么走樣了。他得到的回答是,在建設的三年多時間里,京東經歷了一輪高速發展,員工人數已經翻了四五倍,所以一個宿舍兩個人住不下了,只能擴充到 8個人。

但在劉強東看來,這不是理由。為什么?說明員工沒有真正被放在心上。

之后,京東在宿遷建了1000多套高標準公寓。公寓2人一間,公寓樓里健身房、洗衣房、臺球室等生活娛樂配套設施一應俱全,而且是讓2000多名基層員工免費住。有人說,公寓的條件不亞于當地的四星級酒店。

而之前的那個樣版間,被保留了下來。京東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恥辱間”,意思是前恥不忘,永遠要記得把員工的利益放在前面。

安居,才能樂業。在讓員工安居這件事上,京東可謂是不遺余力。除了不斷地建房,京東自2012年還推出了“安居計劃”福利項目,用于緩解員工家庭購房壓力。

這個福利項目的專項基金,向符合條件的員工提供最高100萬的無息購房資金支持,不少京東的員工家庭就是靠安居計劃付上了首套房首付款。

截至目前,京東已經提供資金支持累計近20億元,幫助超2500位員工實現了安居樂業的目標。2022年,京東又將該福利迭代,宣布將投入100億“住房保障基金”, 為包括全體德邦員工在內的所有集團員工設立“住房保障基金”,以支持工作滿五年以上全體員工,包括每一個快遞員工和客服等基層員工,實現購房愿望。員工購置家庭首套房可以申請最高百萬元貸款額的貼息支持。

(二)“這筆錢救了我的命”

在京東的發展歷程中,創造了許多個中國企業第一。

遠的不說,就拿去年來說,京東的營業收入規模首次成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榜首。而今年3月京東的最新財報顯示,2022年全年京東凈營收10462億元,成為中國第一個營收超萬億元的民營企業。

京東現在的員工達到55萬人,也是中國員工最多的民營企業。

京東的獨特模式被分析得太多,很多都是圍繞著技術、服務、成本、效率、運營、供應鏈等一系列關鍵詞。

但在那些之外,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對員工的重視。

除了安居福利之外,京東對員工,尤其是基層員工,還有眾多福利保障。

京東有30多萬快遞小哥等一線員工,他們中的80%來自農村,京東一直為他們交納五險一金,近三年總計支出超過了1100億元。

可能有人會說,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在快遞這個行業,大多數快遞員還沒有五險一金保障。不僅是快遞員,中國的上億外賣小哥、網約車司機等靈活就業者的參保率都不夠高。

京東還設有“員工救助基金”,用于緩解員工及直系親屬突遭意外或疾病時的燃眉之急。

這個救助基金至少有兩點非常為人稱道。

第一是“不設上限”,在京東工作滿五年的老員工一旦遇到威脅生命安危的疾病情況,公司將提供不設上限的公立醫院醫療費救助支持。第二是“身故員工子女,公司養大成人”,如果員工在任職期間遭遇不幸導致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身故,公司將承擔其子女學習和生活的基本費用,一直到大學畢業。

舉個例子,2021年,京東快遞員楊路查出了骨髓增生綜合征,需要負擔高昂的醫藥費。他申請了公司的醫療保障金,獲得了52萬元保障,“我知道這筆錢,徹底的救了我的命”。

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導致員工家園被毀,京東也會在第一時間給予經濟支持。2016年7月13日,京東員工曉強家中遭遇大火,損失約15萬元。曉強的經理主動提出幫他申請員工救助基金后,很快員工救助基金撥款的5萬元到賬,幫助曉強很快重新開始正常生活。

近年來,京東的“員工救助基金”已累計投入近億元,幫助數千名員工家庭度過困難。2022年11月,京東又宣布再投入億元擴充“員工救助基金”。

這種溫暖的關懷在京東還有很多。比如開設幼兒園,讓員工子女輕松帶娃;比如每年春節期間,京東對春節堅守一線的員工加大福利補貼,讓員工過一個健康、有保障的“安心年”。“我在京東過大年”項目開展以來總投入超15億元,為堅守一線、原地過年的員工提供高于國家法定標準的福利補貼。

過往20年,京東投入數百億,用于員工住房保障、員工救助、福利補貼等幾乎涵蓋一切的員工福利。

持續提升基層員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保障,企業短期內會承受經濟上的壓力,但長期來看,對企業、員工和社會對是有利的。把員工放在首位,企業對員工好,員工才能對用戶好,用戶才會更信賴企業,只有這樣,一條從企業、員工到用戶的“微笑鏈”才能形成。這既是價值觀和企業良心,也是健康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正如劉強東曾經所說,“只有真正關注員工幸福感的企業,才能變得偉大”。

(三)尊嚴,比股價更重要

在過去的數十年里,“企業的唯一目的就是股東利益最大化” 一度成為主流的聲音,甚至連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米爾頓·弗里德曼都曾經是這一原則的支持者。

但正如人類社會的發展一樣,商業文明也在不斷進化。人們開始對企業的價值觀、目的與使命進行了重新審視——一個公司的誕生應當源于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是關于世界會變成以及應該變成什么樣。

這場商業的“覺醒”改變著世人對商業的看法和商業運作方式,對中國的企業也是如此。

在京東2023年新春賀詞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追求商業的成功是為了讓企業對社會有價值,但首先是要讓為企業打拼的員工過上更有尊嚴的工作和生活!否則商業的成功與否、公司的股價高低沒有任何意義!”

這段話可謂是京東價值觀與使命的體現。

尊嚴,比股價重要。寫下《基業長青》的管理學家吉姆·柯林斯有類似的論斷——一家企業要想基業長青,需要有超越利潤的追求。

這個追求,是讓世界更美好,而這個世界是由人構成和創造的,那么追求的核心重點,無疑是“人”。

商業,是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共贏,偉大的企業應該不太關心競爭對手,只關心人的價值,這不是一句理想主義的囈語,而是正在行進中的宣言。

在當下的中國觀察京東,還可以看到另一層內涵。

推進中的“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強調人的尊嚴和價值。在這一進程中,人的利益和幸福是最重要的。而讓所有人都過上有保障、有尊嚴的幸福生活,也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營企業們,作為無可爭議的重要一環,正在為這一目標實現發揮自己的力量。

京東,則提供了一個參考和標桿。相信未來,像京東這樣的中國企業一定會越來越多,肩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讓更多基層勞動者擁有“尊嚴的工作與生活”。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