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網友稱贊華為是良心企業,順便回應了自己帖子開頭的那句話:跳槽到鵝廠這樣的大廠是人生中非常差的選擇。
17.5萬元或許相當于他在大廠工作一年的薪資,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感慨。如今在大廠工作半年的他并沒有被前公司所遺忘,正是華為的態度才觸發了他的后悔心理。和這名網友一樣,即便是跳槽大廠的清北高材生也有表示后悔的。
清華高材生屢屢被鵝廠裁員,自我懷疑名校身份
大廠是指如今市面上存在的大型互聯網公司,相信每個人都能數出幾個,近幾年鵝廠裁員的頻率還是很高的,被裁對象包括不少清北高材生。
比如這名網友,她在去年畢業后成功入職鵝廠,走的秋招渠道,如今滿打滿算還不到一年,身為清北本碩計算機專業的高材生,竟然在居家隔離時收到了鵝廠的裁員信函,可想而知對她打擊有多大。
一名清華女碩士特別好的就業渠道可能真的不是大廠,因為這兩年的經濟情況,其還是被公司裁員,接到通知后只能獨自哭泣,甚至還自我懷疑起了名校身份,讓一度是天之驕子的她遭遇重大挫折。
可以理解,如果學霸從校園到職場順風順水,遭遇淘汰的那一刻的確難以接受現實。像這位清華女碩士同樣經歷的名校生不在少數,有的被裁員后甚至一蹶不振,直到現在沒找到工作的也大有人在。
裁員與學歷無關,工作能力是關鍵
名校生分享被裁經歷引發了網友關注,評論區有鼓勵的:“清華碩士的身份再就業很簡單,東山再起也只是時間問題。“也有直面現實的:”清華碩士只是依靠學歷進了鵝廠,但企業是注重效益的,沒有能力的人必定被裁。“
甚至有網友說,被裁的這位清華女碩士或許在學校中屬于墊底的存在,能力非常強的清北高材生大都會出國和考博,成績略差的人才會直接就業。這話雖不好聽但也有道理,因為人都是扎堆的,這時更考驗個人工作能力,學歷的優勢就蕩然無存了。
清北高材生可以拿學歷當成進企業的敲門磚,但不是長期在職的依靠,入職場后,個人的工作表現、創新研發能力等多項能力才是保證職業發展高度的關鍵。
對應屆畢業生的啟示
未畢業的學生或應屆生應意識到如今大環境不如以前,互聯網行業雖吃香但頻頻裁員的情況也是現實。如果個人能力突出更擁有清北高材生的身份,或許入職企業并不是特別好的選擇。
當下考公考編才是鐵飯碗,若能發揮學歷優勢,在體制崗位人才遴選考試中脫穎而出,或許能保證職業的長期穩定性。現在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更重要,也不要說清北高材生考公考編屬于浪費人才這種話了,先把飯碗端住再尋求更好通道不失為一種保守選擇。
另外,考研、考公、考編對應屆生比較友好,應屆生沒有做好打算,千萬不要輕易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失去了這項優勢,考公考編的可選擇性就小了。
圖源互聯網,侵刪。和你一起看教育趣聞,分享教育理念,了解學科知識
期待您的關注、分享和點評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