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上岸,畢業生就能在穩定的崗位,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高額的年終獎,放假時也能過個好年。但網傳公務員薪資要下調,其中大家最在意的年終獎也成了未知數,甚至個別地區已經開始,停發各類津貼,這讓備考公務員的同學們陷入了焦慮。
如今年關將至,公務員的年終獎有著落了嗎?若是仍無音訊,就注定是壞消息的前兆了。不過也有考生質疑:網傳消息也許是假的。其實這并非空穴來風,部分地區之前確實發過類似的公告。
官方對此也做出了回應:停發公務員績效和年終獎只是暫時的,主要是根據當地的財政狀況決定的,制度完善后,會根據新制度發放,之前停發的也會補回來的。
先考研還是先考公?搖擺不定只會降低自己的上岸概率但顯然,官方的回應并不能平復在崗公務員和考公學生的焦慮。從在崗公務員的角度來看,平時的工資水平,別說攢下錢了,能滿足日常開銷就很不錯了,自己千辛萬苦考上的公務員,好不容易成為家長的驕傲。
結果過年回家,因為沒發年終獎,導致兩手空空,那這家長口中的驕傲,怕不是要淪為親戚口中的笑話了。無論是公務員還是其他職業,年關將至,都希望能靠著年終獎過個好年,而今年個別地區的公務員,注定要過不好年了。
站在考生的角度,比起當下的政策,考生更關注公務員崗位未來的發展趨勢,按照官方回應可以看出,盡管停發的會補發,但未來公務員的績效和年終獎,將按照新制度發放,已經成為定局。
而新制度下,公務員的薪資是否會受到影響,大幅度降低,這些都是未知數,只能等制度明確后才能揭曉,但對于考公的學生而言,這些都是備考決定下的未知風險。
畢竟當下考公的難度太大了,要是自己費盡心力,好不容易上岸公務員,最后卻發現,自己沒趕上公務員的“好時候”,薪資也降了,年終獎也少了,那考生一定會后悔,當初這么努力,還不如考研算了。
先考研還先考公,一直是畢業生最頭疼的問題,有能力的學生會選擇做兩手準備,而能力有限的學生,只能通過政策的變動和風向的改變,來分析哪一個才是最優解,在這其中,難免會降低備考的效率。
筆者寄語:
但筆者以為,無論是考研還是考公,未來都會有不錯的發展,如果考生因為政策的更迭一直搖把不定,無法堅定自己備考的決心,勢必會影響學習效果,上岸的可能性也會降低。
因此,建議考生在決定之前就做好充分的信息調研,一旦下決定,就不要再被外界信息干擾,一鼓作氣,戒驕戒躁,才能成就大事。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