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擬對華實施禁令,歐盟暗示或另起爐灶,馮德萊恩:中歐不脫鉤

日期:2023-04-20 11:40:16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歐盟總部

不止馮德萊恩,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并在歐洲會議上也表示,歐洲國家對待中國問題上有差異,但歐盟要求同存異,統一意見,即便中歐目前還是競爭關系,但也不能斷了與中國的交流。

由此可見,重新審視中歐關系,不僅僅是馮德萊恩一個人的想法,而是整個歐洲的想法。而導致歐盟態度轉變的原因其實也很明顯。

首先,歐盟明白了對華脫鉤對歐洲來說沒有半點好處。其實,對于這一點看到最清的除了法國,就是德國企業了。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

在近期美國頻頻宣揚所謂“降低對華依賴”的觀點,并且開始不斷向歐洲國家施壓,阻礙中歐正常貿易往來。

德國的支柱兩大支柱企業——大眾汽車和化工公司巴斯夫卻公然打臉美國,不僅理會“去中國化”這種言論,還擴大在華投資。

要知道,德國聯邦政府在對華“脫鉤”言論的影響和美國的施壓下也已經妥協。不僅以“關鍵基礎設施”為由重新審查中國企業在漢堡港的投資,還計劃以“通信安全”為由,審查德國5G通信中所有的中國設備,一旦有問題全部換掉。

化工公司巴斯夫

甚至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在訪華之前還告誡德國企業“與中國做生意時要謹慎”,但德國企業不僅沒有理會,反而加大了對華投資,這并不是因為這些企業親近中國,而是因為他們認為與中國合作更符合自己的利益。

其次,歐盟明白要想與美國同臺競技,就必須擺脫對美國的依賴。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訪華結束后,明確表示歐盟要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雖然,馬克龍這個觀點引起美國的極力反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擺脫對美國依賴,是有利于歐盟發展的。

歐盟要想與美國同臺競技,就必須增強歐洲國家的獨立性,減少對美國的依賴。況且,歐盟也得掂量一下,他們的“老大哥”是否靠得住。就拿歐洲能源危機來說,在歐洲能源最短缺的時候,美國卻坐地起價,向歐洲出售高價天然氣。

美國向歐洲出售高價天然氣

然而,導致歐洲能源短缺的原因無非就兩個。第一,歐洲國家受美裹挾,向烏克蘭運輸武器,被俄羅斯制裁。

第二,“北溪”天然氣管道遭到破壞。雖然,北溪管道遭到破壞的原因沒有調查出來,但是目前種種線索都指向美國。兩個原因都與美國有關,這點歐盟得好好考慮。由此可見,在歐洲高層相繼訪華之后,歐盟已經逐漸認清局勢了。

但是,美國明顯還沒有認清現狀,繼續鼓吹對華“脫鉤”。據環球網援引美媒報道稱,拜登政府或將在本月出臺“遏制中國技術和軍事崛起”的禁令,限制美企對華投資,并且拜登政府已經開始就這份禁令和美國商會等團體溝通。

美歐關系

顯然,美國依舊做著“世界霸主”的美夢,認為只要阻礙中國的崛起,就可以維系自己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然而美國不明白的是,歷史的潮流不可阻擋,如果美國始終不愿放棄冷戰思維,最終的結果就是讓自己陷入孤立之中。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