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只打仗不學習嗎?NO,始皇帝一樣要加班,《漢書》中講述他“秦始皇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說明他白天要斷公案,夜晚要批閱奏章,當皇帝也不容易。
上面這些都是說帝王將相為了國事需要加班,那么普通民眾是怎么對待加班一事的呢?
歷史上,對加班制度比較健全的當數唐宋時期了。按當時規定,朝中大臣都要值守夜班,按中書、尚書、門下幾個等級輪流排班,而且還有專門的排班官吏。一次,宰相姚崇年歲已高,排班官吏還要他值夜班,他在排班表上寫道:我歲數大了,不能值守。唐代詩人杜甫也值過夜班,并且在班上還做了一首詩《春宿左省》。
雖說古代人對加班也有好多要求,但對休息的待遇也是分得清清楚楚的,休息就是休息,想上班也不行。
關于休假,歷史上最早的記載來自漢朝。《漢律》有“吏員五日一休沐。”《漢書萬石君傳》提到“每五日洗沐歸謁親。”意思是,辛苦工作了五天,放一天假回家洗洗澡,串串門。
關于休假不辦公的事,《漢書薛宣傳》記載了一件事。薛宣沒當丞相之前,在地方上做了知府,他手下有個叫張扶的官吏,主管業務就是現在的治安大隊長一職,專門負責治安捕盜,他每個休息天也照常上班,手下的人只好也被動加班。薛宣知道后,嚴厲批評了張扶,質問他說,一個連家都顧不好的人怎么能干好本職工作呢?從這點看,古人對休假的權利也是非常重視的。
那么,古人對加班的人有沒有好處呢?我們看個因加班連升官職的事。清乾隆皇帝有天晚上突然傳旨,要寫一份對準噶爾用兵的文書,可軍機處幾位大臣都不在,只有一個小秘巴延三在辦公室加班,太監沒招就把他叫到乾隆臥室外面聽旨。
巴延三哪見過這陣勢,滿頭冒汗站在簾子外面不知所云,皇上交待的事項一句也沒聽進去,回到軍機處不知道寫啥了,好在隨行太監聽得明白,就幫他整理了個大概的文書還落上了巴延三的名字。巴延三生怕乾隆降罪,沒想到卻受到了乾隆夸獎文書寫得好,從此平步青云,一直做到兩廣總督。
從古人如何對待加班這事再看996工作制度,起碼要顧及個人的休息權利和待遇,在不違反法規的情況下,有條件的選擇加班,但不能作為持續性規定下來。而且對于加班的人,待遇也要跟上。(圖片來源于網絡)
本文系作者島主說事原創,禁止轉載和抄襲。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