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注意到,兩人待遇也不一樣。馬克龍總統在北京國禮接待,還跑到廣州松園聽《高山流水》。某種意義上講,這跟人與人關系是一樣的,這個對家有合作的愿望,而且有一定實力,我當然好好招待;這個人不是我請的,是馬克龍代請的,那當然待遇就差一點了。
馬克龍和馮德萊恩兩個人就像是唱紅白臉組合,帶著互為補充的信息來北京。
我覺得馮德萊恩在她的角度是完成任務了——把美國話帶到了,她下一次回去競選北約秘書長,得票率就高了。別看她坐的是擺渡車,這對政治家來講不太重要。她要的是實惠,如果年底北約秘書長位置到手,那多好。
中國借她這個話,告訴她在臺灣問題上指望讓中國讓步,是癡心妄想。其實我們話也表達到了。這也不是說給她聽的,是說給美國人聽的。大家都從自己利益出發,做該做的事,都做得很專業、很體面,所以這個事我覺得就告一段落了。對中國來講,反正中法關系穩定了,而且有合作的空間就挺好。
當然我們也要提醒一下小馬哥,保護好自己,美國佬盯上他了。美國佬挺狠、挺壞的,他真要盯上你那下場往往挺慘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