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梯狀的形態也放緩了建筑的節奏,讓其與古老的上塘河產生聯系,當人們在平臺漫步時會自然地欣賞到運河美景,也會聯想到蘇州作為東方威尼斯的水城魅力。
藝術館效果圖
藝術館建成后將引進國內外高端展覽,展示最前沿的藝術作品,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和愛好者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合作和學習的理想平臺,提高整個城市的文化品位。
同時將舉辦各類文化活動、主題展覽、藝術論壇,將成為區域內極具活力和影響力的文化藝術中心,向世界展示蘇州獨特文化的國際化窗口。
藝術館效果圖
藝術館由“清水混凝土詩人”安藤忠雄親自操刀設計,他是當今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建筑大師之一。
建筑師安藤忠雄(Tadao Ando);圖片來源網絡
安藤忠雄曾獲得建筑界最高獎“普利茲克獎”,作品有“住吉長屋”“萬博會日本政府館”等。安藤忠雄熱愛蘇州,與貝聿銘是好友,曾兩次來到姑蘇古城,他希望在世界文化遺產及人文景觀集中之地,以融合城市傳統、園林意象,與大運河產生精神聯系同時面向未來的藝術館致敬姑蘇,打造一個新的文化藝術地標。
2021年3月18日,展覽“安藤忠雄:挑戰”曾在上海復星藝術中心對外展出,呈現其經典建筑作品的再現,精致的建筑模型、設計手稿、旅行筆記、影片等,勾勒出安藤忠雄的建筑生涯。
建筑之于安藤忠雄,不只是具有單一功能性的物理空間,更是以特別方式與社會、城市、人與環境發生關聯的媒介。安藤忠雄的設計融西方建筑理論與東方美學于一體,試圖通過對空間的改造,令建筑成為城市中連接人與自然的中介,在對建筑材質、幾何結構和空間持續探索的同時,開創性地將光、風、水等自然元素引入建筑空間,其對自然元素的抽離提煉、對樸素建筑材質的偏愛,以及對光與影的精妙運用,洋溢著東方特有的“哲思禪意”。
“原本日本和中國就是非常親密的鄰邦關系。中國隋唐時期,日本派出了遣隋使和遣唐使,中國也有交流者赴日。眾所周知,唐招提寺金堂前微凸粗壯的立柱,就使用了(中國古建中)覆盆形卷殺的建筑手法,一列排開,氣勢恢宏。看到這樣的建筑物,我們可以了解到中國的宏偉廣闊。”安藤忠雄此前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說,“我開始學習建筑時,哲學家和辻哲郎還在,還有世界級的哲學家西田喜太郎。和辻哲郎曾前往西安、敦煌,感受中國的遼闊。日本和中國完全不同,中國國土面積大、人口眾多,建筑物的規模也很龐大。日本著名的建筑史學家伊東忠太也曾到中國學習了方方面面的知識。這些都讓我感受到了相互交流的重要性。我相信,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國家今后將成為未來世界形勢的中心。進入2000年之后,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尤其是在上海和北京這兩個城市,可以感受到巨大的能量刺激。在中國工作時,我總會驚訝于中國人的精力充沛。無論如何都是當機立斷,24小時不間斷施工,因此一切都進行得很快,而且建筑規模遠遠大于日本。2014年,我們在上海設計的保利劇院竣工時,我就堅信只有中國才能建成如此宏大規模的劇院,而且施工的精準度高于預期,可以看到中國的技術能力確實在進步。”
效果圖
據了解,近些年,蘇州新增添的地標建筑中有不少是出自大師名家之手。蘇州博物館,是祖籍蘇州的世界著名建筑師貝聿銘的精心之作。蘇州灣文化中心是“普利茲克獎”獲得者、法國建筑師包贊巴克為蘇州特別打造的藝文新地標。陽澄湖旅游集散中心,由知名建筑師隈研吾操刀設計,被譽為“全球最美客運站”。
(本文據“蘇州發布”相關資料報道。)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