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市農業農村局召開工作務虛會

日期:2022-12-22 11:18:57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二、攻堅突破,各項困難制約破解有效

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不斷深化,《關于建立健全農民持續增收體制機制的實施意見》《宜興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凈收益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出臺,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壯大,農民增收渠道有效拓寬。開展江蘇省農村宅基地線上審批和流轉線上交易試點,成功發布江蘇省首個側深施肥地方標準,獲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整建制推進縣。滆湖保護區范圍內3萬畝養殖池塘退養基本完成,3萬畝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和尾水治理工程加快推進。

三、爭先進位,各項特色示范亮點凸顯

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省級重點活動暨無錫市主會場活動、無錫市第十六屆現代農業博覽會、江蘇省第二十屆“陸羽杯”名特茶質量評價活動紛紛在宜舉辦。“宜興紅”入選農業農村部首批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獲首屆江蘇品牌農產品營銷促銷大賽銀獎。5家家庭農場、4家農民合作社獲評省級示范,3家單位獲評江蘇省首批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智能化示范基地,九香茶業獲省級生產型數字農業農村基地。

各板塊的工作也呈現百花齊放的姿態,為宜興市農業農村現代化增添不少光彩。

潘峰指出

2023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三農”工作進入了新階段、踏上了新征程,面臨著新機遇、新挑戰,要緊緊圍繞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目標,以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省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范、省級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等五項創建任務為路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全力推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讓全面鄉村振興在宜興展現現實模樣。

一是全力打造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全方位、全鏈條提高產業質效。

推進園區化。全面推進有規劃、有主體、有平臺載體、有特色產業、有形態場景的農業園區建設。

推進高端化。提升科技裝備水平,突出“三品一標”,重視綠色生態,倡導規模集約,打造都市農業樣板。

推進融合化。促進一二三產、生產生活生態、農文旅等有機融合,形成宜興產業亮點。

二是全力培育美麗鄉村美麗典型,大視野、大格局提升鄉村品質。

抓環境整治。完善紅黑榜考核機制,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成果共建共享。

抓示范創建。加速推進省生態宜居美麗示范縣、鎮、村的創建,積極培育無錫最美鄉村、宜興鄉村振興示范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示范村。

抓長效機制。推動“一約三制”進村入戶,加快“積分制”應用,加大“網格化”、“五治”融合等推廣力度,努力實現鄉村“善治”。

三是全力增強強村富民工作實效,多渠道、多途徑拓寬增收路徑。

依靠產業。發展村級工業、農業、服務業,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新經濟。

依靠資源。充分挖掘村級資產資源,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思路,有效利用資源,盤活資產。

依靠政策。積極向上爭取資源,用足用好優惠政策,提升項目、資金質效。

依靠管理。強化“三資”監管,摸清摸準村級資產,不斷提升資產管理水平。

依靠社會。推進村企共建,發揮鄉賢作用,積極招商引資,充分利用社會資本,運用設立鄉村振興基金、村級發展基金等方式,推動強村富民。

四是全力鍛造高素質專業化隊伍,強規矩、強作風守牢廉潔底線。

強黨建。深入領會二十大報告中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精神,打響黨建品牌,推進機關黨建總品牌鄉村振興——紅擎直通車的打造。

強統籌。健全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牽頭抓總、統籌協調機制,構建職責清晰、各負其責、合力推進的鄉村振興責任體系。

強隊伍。積極爭取專業人才,做好人員的培訓引導和年輕干部的培養,加強機關與基層干部交流,讓農業農村隊伍強起來。

強作風。著重體現良好精神風貌和深度的工作狀態,展現敢擔當創一流的精氣神,守好廉潔自律底線,營造風清氣正的生態。

強責任。全力做到各負其責、守土有責、履崗盡責,全面做好農業農村各項工作。

新一年,我們將以“一天不能耽誤”的緊迫感、“跳出條條框框”的強擔當、“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凝心聚力,克難攻堅,全面推進各項目標任務,全力打造宜興農業農村新篇章,為宜興市加快打造區域性國際化中心城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宜興新實踐貢獻新的力量。

局分管領導分別對2022年度工作進行了總結和點評,并部署了2023年度的工作思路和重點舉措。

圍繞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省級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范建設、省級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五項重點創建任務,相關科站進行專題匯報。

務虛會前,潘峰局長分片區專題調研了宜興市18個鄉鎮(街道)農業農村工作情況,詳細了解各板塊2022年的工作成效及2023年的工作謀劃。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