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看到這一家的狀況,實在于心不忍,常常從自己原本也不寬裕的收入里分出一些救濟方威一家,雖然不是很多,但實在是雪中送炭,他們的熱心總能讓年幼的方威感受到人間溫暖,這給他的留下深刻的記憶,也對他未來的價值觀產生了的影響。
在方威長大之后,父親和鄰居用借來的錢創辦起一個小工廠,從此父子二人開始白手起家的創業之路,盡管不至于一夜暴富,但是靠著勤勞刻苦,再加上經營有方,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生活總歸是一步一步在改善。
如果說這一家小工廠是方威事業的起點,那么投身于鋼鐵產業才讓方威真正走向成功之路。據說,當時有一家鋼鐵廠經營不善,負債累累,萬般無奈之下,只能將工廠抵債。方威認真考慮過后買下這一家鋼鐵廠,并順利趕上鐵礦石價格暴漲的時代機遇,找準了事業的方向。
從此之后,方威的事業蒸蒸日上,很快就積累了大量財富。
二、出手不凡的成功商人
自從方威的鋼鐵事業開展之后,他的經商才華也就開始顯露。一方面在于他的經營之道百戰百勝,另一方面也在于他對企業的管理有獨到理念。
出于對成功的渴望,方威一如沖殺在千軍萬馬最前沿的急先鋒,第一步戰術就是大舉收購企業。在改革開放初期,很多沒有及時找準定位的企業在時代潮流的沖擊之下瀕臨淘汰,方威致力于收購這些江河日下的企業,并為其注入技術以及資金,重新煥發其生命力。
如此一套合縱連橫的打法之下,大量衰敗的小工廠小企業一下子就變成聚寶盆,方威的集團力量迅速擴大,成為改革浪潮之中的闖將,也最終成為一方富豪。如今,方威身為遼寧方大集團董事局主席,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擁有超過四百億的資產。
方威的經營之道可謂是縱橫捭闔,但是他卻并不是一個吝嗇的守財奴,對于手下幾萬名員工,出手相當闊綽。只有讓員工心滿意足,才有助于事業的前進。隨著事業的不斷開展,也必須將成功與員工共同分享,這也是他在企業管理方面的獨特理念。
最重要的還是源自方威童年時期的苦難記憶,他深知眼下的年輕人賺錢不易,而自己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理應對辛苦勞動的工人兄弟表示關心。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方大集團每年數額巨大的年終獎。對于方威而言,這是他對員工的感謝與激勵,是一份心意。
2018年,方威直接提取2.58億現金作為年終獎,高高的堆砌成一堵鈔票墻,不僅是這一年事業的成果,更是對員工最直接的回饋。那一年,幾乎所有在職員工都領到了5萬元左右的紅包,退休員工也都能領到5000元的補貼。
據統計,自2011年起至今,方威共計發放了超過10億元的年終獎。
三、為國為民,無私奉獻
出手闊綽的年終獎,不僅讓方威名噪一時,也引發許多爭議。然而,當我們看到他對于社會的無私奉獻之后,更對他心生十分的敬意。
當大多數富一代的老板在為鞏固資產處心積慮的時候,方威卻對外宣稱自己退休之后,要將企業全部捐獻給國家,盡管在一些人看來,這可能只是一句近乎玩笑的空談,但是方威卻在企業日常經營之中一點一滴地為社會無私奉獻。
在方威遼寧老家的小村子里,當年借錢給方威一家辦小工廠的那些親朋好友,方威贈送給他們方大集團的股票,每年僅分紅就足以令鄉親們心滿意足,方威更是重新修葺了自己的中學母校,也為家鄉修了路,得到鄉親四鄰的交口稱贊,被評價為良心企業家。
對于方威而言,這只是飲水思源的感恩之舉,兼善天下才是他真正的胸襟。
多年以來,方威領導下的方大集團出資參與的教育、醫療、救災、扶貧等慈善事業不計其數。由他發起的方威基金會,每年捐贈100萬元,資助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成立了方大基金·蘭大二院寧養院,自成立以來收治的絕癥患者已超過千人。
面對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方威基金會一次性捐款2億元,以解救受難民眾的燃眉之急。因為這一系列的慈善義舉,方威也曾多次獲得“中華慈善獎”“抗洪救災先進工作者”等光榮稱號,但是在方威看來,慈善理應是企業家的分內之責,
如果可以的話,他甚至愿意將自己價值幾百億的企業全部捐獻給國家。
小結:
在“中華慈善獎”的頒獎詞之中,“上善若水”四個字就是對方威的最好評價。
方威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把事業做大做強是他的愿景更是他的使命,這已經足以為國家為社會產生巨大的價值。但是對于方威而言,真正的慈善或許更像是涓涓細流,不僅切實流向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朋友,更需要滲入社會每一個角落。
一份成功的事業,不僅是自身奮斗的成果,更離不開前進道路上每一位朋友的支持。方威沒有忘記那些奮戰在車間的產業工人,更沒有忘記那些在自己一無所有之時慷慨解囊的鄉親父老,所謂飲水思源,也是上善若水之道的一種詮釋。
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他擁有多少,而在于他對社會的奉獻。方威身為成功企業家,不僅給員工發放累計十億的年終獎,更是宣稱將公司捐獻給國家,這不僅是他回報社會的具體表現,更是他格局胸襟的生動寫照。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