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也算好的,一個公司沒有多余的預算給員工發年終獎,只要誠懇地說出來,我相信絕大多數員工還是能夠理解的,知道公司困難在哪里了,例如我認識的一家大型連鎖企業,就沒有給幾百號員工發放年終獎。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去年的疫情一直到12月7號才放開,而這家企業堅持沒有裁員,沒有降薪,員工心里自然是懂得起的,他們當然也很感激公司,年底了公司說沒有年終獎,他們其實也很難理解,畢竟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代,能夠堅持不降薪、不裁員,我認為已經是非常好非常體面難得的一件事了,至于年終獎,來日房長嘛。
我想,這才是比較真實的年終獎吧。
當然了,也有比較高的年終獎,互聯網行業就不說了吧,米哈游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那個《原神》游戲公司,給員工發放了108薪,這是什么概念?
還有前幾年很火的王者榮耀,也曾給員工發放了上百萬的年終獎。
當然了,這都是比較稀缺的。
再正常一點的,像我一位親戚在某國企上班,年終獎大概也就是兩萬多,我認為這個也是比較真實的數字,因為他們的月薪其實平日里也就幾千上萬,算上公司福利,年終獎兩萬多還是非常穩定真實了。
當然了,我也相信更多的人,或者說絕大多數人的年終獎其實是非常少的,或者說是根本就沒有年終獎。
例如建筑行業的建筑工人,這個行業是非常辛苦的,他們基本上都沒有公司,都是靠自己去接私活然后干,這個時候你說他們的年終獎在哪里?誰來給他們發年終獎?
他們肯定是沒有年終獎的。
對他們來說,可能最大的“年終獎”就能夠把每年的薪資都能夠給收回來,這是最大的年終獎。
但實際上呢?
很多工人的薪資被拖了好幾年,甚至還有徹底的爛賬、壞賬,收不到的賬,對他們來說,要過每一個年,都不是那么的容易。
因為每一年,都要經歷要賬、催賬的這個痛苦且煎熬的過程。
那你說原因在于包工頭嗎?
這個我真不了解,但這種契約精神的缺乏,我不知道是一些人的“精神信仰”,還是劣根性,總而言之我見過很有原則的包工頭,絕不欠工人的薪資,我也見過很多不良的包工頭,自己卷錢拿去買車、買房,最后輪到工人的時候,就沒錢了。
這不僅僅是契約精神的缺乏,同時也是一個“唯錢論”的社會必然會出現的問題。
除了建筑工人之外,很多制造業工廠的年終獎其實就是一個月的底薪,哪怕是在廣州這樣的城市,底薪其實也就兩千多,這就是他們辛苦一年的年終獎勵。
雖然不多,但至少是“意外之財”,不少人還是會高興的。
行為心理學告訴我們,相比于意外失去的財富,人們更在意的是意外得到的“橫財”,而年終獎這個東西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屬于意外得到的財富,哪怕是幾百元,只要有,人們總是開心又高興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一直認為我們的這些上班族,可能是全世界最勤勞也最本份的上班族了,而且很有可能沒有之一。
我們任苦任勞,很少會抱怨,會堅信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財富,這都是我們的優點。
過去很多發達國家為了限制國內勞工在那邊拼命加班破壞其他人的工作環境,甚至簽署了一系列的排華工方案,這也足以說明,我們的打工人真的是天選打工人。
在我看來,年終獎其實就是一個企業的底線和責任。
一個企業如果營收好,利潤高,發年終獎卻還摳摳搜搜的,這就說明這個企業根本沒把員工當成一種重要的人力資產,去給予員工應得的回報和酬勞。
這樣的公司當然是不好的,是缺乏良心的公司。
今天這樣的公司多嗎?
坦白說,我們不好講。
很多人說,老板都是吃人血饅頭的,資本都是邪惡的,但有的老板的確很有良心,對待員工也是盡心盡責的,有錢大家一起賺,沒錢也愿意跟著員工一起度過艱難歲月。
但有的老板的確是黑心的,只顧著自己,全然不把員工當人,沒有年終獎不說,還設置一系列罰款懲罰機制,而且金額還不小。
這樣的黑心公司,當然也是極其過分的。
年終獎是很多員工對公司的一種體現,也是可以向外人吹噓的一種社交話題,誰的年終獎高,不僅僅意味著這個人在公司一年的貢獻,往往還意味著,當他在給別人說自己這一年拿了多少年終獎的時候,其實是在給這家公司做宣傳,做品牌。
好的公司,大家都想去,自然也能夠容易凝聚人才。
我想,這才是一家公司的本色體現。
一家公司好不好,年終獎其實就是底線。
日子難過的時候,只要公司說出來了,其實員工也能夠體諒,也能夠理解。
不好意思,我又給今年的人均2.19萬年終獎,拖后腿了。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關心事物發展背后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關注我,把知識磨碎了給你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