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對于汽車行業來說,絕對是夢魘一般的存在。包括但不限于芯片短缺、疫情防控造成供應鏈停擺、消費端低迷等等因素,使得絕大多數車企都如坐針氈。
但2022年也有日子過得還算舒坦的車企,就好比造車新勢力中的理想汽車。

來看理想汽車的2022年銷量成績單,其全年總計交付133246臺新車,同比增長47.2%。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理想汽車的累計交付量達到了不俗的257334臺。
鑒于理想在售的車型為中大型和大型SUV,所以理想也成為了2022年中國車市大型SUV、中大型SUV雙冠王。
或許你對這個雙冠王沒什么概念,這么說吧,2022年理想L9的市占率居然達到了50.73%,其全年年銷量超過其它所有品牌所有車型的總和,包括奔馳GLS、寶馬X7等傳統豪華品牌車型。由此可見,理想的2022年有多成功。

常言道,大河有水,小河會滿。意思是公司賺錢了,員工們的收入肯定是會增加的。順著這個道理來看,對于2022年表現出色的理想汽車來說,其員工應該會蠻高興的,至少年終獎不會少。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近期網絡上曝光的,卻是與之相反的消息。據多位理想汽車內部人士向媒體透露的消息,所有員工2022年終獎不及以往,到手僅有月工資一半,少數為13薪,而理想汽車過往年終獎在14薪至16薪。
還有一名認證為理想汽車員工的網友在職場社交平臺發帖,表示理想汽車對內告知銷量不達目標,由此年終獎打折,幾乎所有員工得到的都是不到一個月的年終獎。

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去年銷量陷入困境的小鵬汽車,其年終獎反倒是正常發放。如此一來,難免理想汽車的員工會在社交媒體上發牢騷。換成是你,面對相同處境的,估計也會鬧情緒。
看到這,不少網友或許會說了,別看2022年的理想汽車在眾人面前很風光,但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其實理想背后反倒是有些心酸。
事實上,這樣的觀點有幾分道理。一來,理想汽車去年的交付量雖然還算不錯,但參考17萬輛的銷量目標,的確是有著約22%的缺口。對于理想汽車這種初創企業來講,這個缺口所造成的影響并不小。

二來,理想汽車這種造車新勢力的成本控制能力并不出色,相比特斯拉來說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受限于前期籌備、工廠建設、產品研發、廣告宣傳等等,都是非常大的成本,使得理想賣一臺車不僅不賺錢,反而是賠錢。
所以你會看到,在春節后開工第一天,李想發布的全員信中提到了虧損情況。該公司從2020上市以來,一直未能實現扭虧為盈。2020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理想汽車分別虧損約1.52億元、約3.21億元、約22.69億元,典型的賣得越多、虧得越多。

這第三點嘛,或許是業內人士猜測的李想做事風格了,即有點“摳門”。還記得當初李想發過的那個廣為流傳的朋友圈嗎?“理想汽車超過3200人的團隊,只有兩個VP,連高級總監都寥寥無幾。行政要求出差經濟艙都必須買折扣最低的,經濟酒店都要兩個同性在一起住,理想ONE的上市發布會用了不到200萬拿到上萬的訂單……”

以上三點綜合起來考慮,或許就解釋了為何銷量勢如破竹的理想汽車,在給員工發年終獎時“摳摳搜搜”。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不創業,不知當中的艱辛。對于此,您有什么觀點和看法?歡迎和我們留言互動。
聲明: 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臺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閱讀 我來說兩句 0人參與,0條評論 搜狐“我來說兩句” 用戶公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