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三提訪華碰壁,美方另尋出路,求歐洲幫忙,不料被斷了念想

日期:2023-04-14 11:25:34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今年來,到訪中國的客人絡繹不絕,歐洲朋友剛走,拉美朋友就到了。在多變的局勢下,我國的“朋友圈”范圍可謂是越來越廣了。但是,中國的大門也不是對誰都敞開的,美高官的訪華請求就接連碰壁了。但是,來不了中國,美國又想出了一個和中國對話的新辦法。

(美財長耶倫和美商務部長雷蒙多)

美高官訪華接連碰壁

在美方的“不斷努力”下,中美關系持續遇冷,但眼看中國國際影響力持續升高,而美國國內卻爛攤子事兒一堆,美債危機也難以解決。為尋找出路,美方近期頻繁釋放訪華信號。近日,白宮方面再次表示,財長耶倫和商務部長雷蒙多準備來華訪問。

事實上,這兩人訪華的信息,美方已經不是第一次提了。上個月美財務部一官員來華,美方就鋪墊稱,這是在為財長耶倫訪華做準備。但鋪墊這么久,具體的行程卻遲遲未定,所以最終能否來華,還是一個未知數。

此外,對于來中國一事,最積極的還要數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了。此前,在中方未發布任何消息的情況下,美方就聲稱布林肯要來華訪問,之后又自顧自取消。如此循環往復,光從2月起算起,布林肯提訪華就已經三次了。

展開剩余68%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但對于如此“迫切”的請求,中方的態度仍非常堅決,表示責任并不在中方,并對美方提出了“三個停止”的要求。可以說,中國的大門還沒對美方敞開。

歐洲官員接連訪華,讓美國有了與中對話新思路

然而,除了去不了中國這件事情外,更令美方著急的是,其“盟友們”還一個個都坐上了前往中國的飛機,在馬克龍之后,歐盟和德國再次宣布了派人訪華的消息。

更令美方心慌的是,馬克龍在回國的專機上,還說出了“臺灣問題歐洲不該追隨美國”的言論。對此,美政客氣急敗壞地對馬克龍發出指責,稱馬克龍對臺灣問題和烏克蘭問題有著“雙重標準”,隨后又呼吁拜登政府重新評估美法關系。而歐洲方面則是反應不一,有的對馬克龍大肆圍剿,有的則表示認同。總之,在歐洲的對華策略上,馬克龍可以說是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廣州)

對于美方的反應,馬克龍也再次給出反擊,稱盟友并不意味著是附庸,歐洲也擁有獨立思考的權利,可以說態度非常強硬了。眼看馬克龍的態度已經難以改變了,這時美方便另辟蹊徑,從這件事情上,找到了一種與中國對話的新方式。

日前,美媒在一篇報道中表示,當前美政府的對華遏制政策,讓中美關系日益緊張,既然歐洲官員不斷訪華,那么歐洲就應該成為中美之間聯系的紐帶。簡單來說,美媒的意思就是要訪華的歐洲政客們,來中國替美國傳遞信息。

(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即將來華訪問)

法德的態度,斷了美國的念想

但在文章最后,美方還是沒藏住狐貍尾巴,稱歐洲該制定的政策,不應是“中間路線”,而應和美方站在一起,防止中國顛覆世界格局。美方的這一算盤,打的可是極好,不僅拉攏了歐洲,還想讓歐洲為自己服務。

但是,美方的這一念想,恐怕是難以實現了。就當前法方的態度來看,堅持戰略自主已經是馬克龍下定決心要做的事情了。

至于德方,在當前歐洲多國對馬克龍發起圍剿之際,德政府并未發表任何觀點,而是派出外長再次訪華。德媒對此則表示,德外長此次出訪中國,也給了德外交部一個調整對華政策的機會,貝爾伯克的訪華收獲,或許將寫入德方的“中國戰略草案”當中。

可以說,法德的一致態度,讓美國僅存的念想就此破滅了。

發布于:山西省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