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奔走中,我見識了另一種城市風貌,即“固執”的“保留”。
巴拉瑞特整個城市的規劃布局,包括街道、建筑、城市雕塑等總體風貌,仍保持著一百多年前城市初創時期的風格。
其實這并不算稀奇,國外尤其是西方國家,它們的城市在建立之初議決規劃后,其后的歷屆市政當局繼任者,是沒有權力改變這個規劃的,特別是“老城”。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游走國外城市,總能欣賞到帶有濃濃中世紀風格的老建筑,以及由這些老建筑攢起的老城風貌的原因所在,而非“火柴盒”遍地的“千城一面”。
何謂“固執”呢?
就是,每一塊宅基,一俟物主買到,那么世世代代都是他的。無關地塊大小,無關當事者強弱,除非物主同意,誰也決定不了它的改變。哪怕你覺得它有些礙事,或者有點兒丑。
所以,從一方宅基上,就能看出一份對私有物權的充分尊重。一個從法律層面對私有物權給予充分保護的國家,又豈能不贏得人們的尊重!
這就是如下街景照片給予我的感受,盡管這些寸金寸土的“門面房”,它們多半不漂亮。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