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對實習生進行問卷調查
不少人表示不滿
“無事可干”位居吐槽榜首
之后是“工作量大,被當作廉價勞動力”
“干端茶倒水等雜活,接觸不到專業技能”
▼
@實習生:去了發現根本沒事做,也沒專人指導,大多數人只能閑坐辦公室上網、吹空調,想請教什么問題,別人也沒時間理會,這能學到什么東西?
@實習生:完全被當成沒有工資的廉價苦力,不止這些,掃地、擦桌子、燒水等事情也都成了我的事,毫無技術含量,誰都能做。
@實習生:每天都是做端茶倒水、送文件、打電話、發郵件、復印……這類的事情,我該以怎樣的心態看待呢?
@實習生:今天過節,車間放假,我們居然沒的放假。
@實習生:抱著可以學東西的態度過來,可是每天都在磨日子啊……上班等待吃飯下班,……哎……
@實習生:忙得受不了,這么熱的天,累得快昏倒了。有時做的事情,不被老師認可感覺特別挫敗。
而老員工們是這樣說的
▼
@老員工:現在的實習生不懂禮貌、太自我、目的性強、不會與人相處……
@老員工:不能吃苦,并且遲到、早退。
@老員工:眼高手低,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了。
@老員工:開會玩手機,上班玩游戲。
@老員工:現在的大學生十分自信,很重視自己的話語權和人格自由,但卻忘了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互相聆聽。
@老員工:現在的實習生對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知識很有自信,但缺乏社會實踐經歷,一旦接觸到真實職場,就變得受不了委屈和質疑。
@老員工:現在的實習生有鮮明的個性值得肯定,但不夠成熟、不負責任、過于自我。
實習,作為入職前的必要階段,碰到一些不如意的情況,是太自然不過的事。
吐槽“無事可干”,你用行動證明自己到底能干什么了嗎?
吐槽“被當作廉價勞動力”,你有開出“高價”的底氣和資本嗎?
吐槽“干端茶倒水等雜活”,那么這些雜活你干得讓人滿意嗎?
對很多實習生而言,為何“無事可干”?
很顯然,不是用人單位人浮于事,太過清閑,而是這些實習生沒跟上節奏。
有的不善表達,看到老師,臉一扭,頭一垂,視而不見;有的不推不動,老師不安排任務,正好樂得清閑,優哉游哉;有的得過且過,把實習當成走過場,吹著單位的空調打游戲,心安理得。
適者生存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則,用在實習就業上也是如此。
經常有這樣的情形,同一學校的同學一起實習,幾個月后,有的簽約就業,有的則黯然退出。
如此結果,能一味吐槽實習單位嗎?
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要時刻提醒自己:世界不是為我而存在的,社會不是為我而構建的,別人不是為我而活著的,一味吐槽恐怕沒用。
給實習生們的8條建議
1、從點滴做起,從細節做起
▼
不要以為端茶倒水、送文件、打電話、發郵件、復印等這些是小事,這些事能看出你對事情的態度。很多事情,一個人能做,其他人也能做,只是做出來的效果不一樣。
往往是一些細節上的功夫,決定著完成的質量。看不到細節,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工作自然缺乏熱情,最后只能敷衍了事。
2、增強主觀能動性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
實習生中常常出現兩類人,一類總是被動性的學習,像一塊石頭一樣,別人推一下她才動一下。而另一類實習生卻不一樣,很勤奮,總是主動地做工作,不懂的時候會請教。所以實習生如果有機會轉正,你想老板會留下誰?
3、不要不懂裝懂
▼
不懂事情千萬別逞強,要學會請教,因為這不僅是在欺騙自己更是欺騙老板。如果老板交代的事情明明不記得有哪幾項,卻假裝懂了。等老板要結果時,卻拿不出來,被老板訓是小事,但因為自己的無知造成了公司的損失卻是事大。
4、做錯事,不要試圖爭辯
▼
做錯事被老板訓,你是否總試圖爭辯:沒人告訴我要怎么做呀!我以為那樣沒錯……總之,總是有理由為自己爭辯,總想著找借口逃脫自己的責任。
沒有一個領導喜歡部下整天和自己抬杠理論,也只有沒能力的人才總想著用借口逃脫自己的責任。
5、不該說的話不要亂說
▼
職場不同于學校,涉及到很多商業機密,如果與別人聊天時,隨意把公司的業務、情況等信息隨意傳播,給公司帶來的影響你可想而知。
另外,不懂時,就不要亂講,不要毀壞公司的信譽,不要為公司添堵。
6、不要企圖渾水摸魚
▼
公司是不養閑人的,不要企圖渾水摸魚。不該偷懶的就不要偷懶,做好本職內的工作,老板順心,自己也安心。
7、團隊合作
▼
脫穎而出很重要,但也不要忘了你是團隊的一員,雖然還是實習生,但你要和同事合作才能完成你們的共同目標。
8、學會感恩
▼
每個人都喜歡被愛的感覺。你希望從老板、同事那里得到反饋、表揚和認可,他們也是一樣。學會感恩,相信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年輕
意味著你還有很多事情要學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