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有的人入職啥也不帶,一個人就光禿禿的過去了。其實,這樣并不太好。不是所有的公司在入職的第一天都會給你發這些辦公用品,還是要有備無患。比如帶上個人水杯、記事本、筆、以及自己喜歡的吉祥物。通過帶好個人物品,讓自己拉近與新環境的距離,能夠快速適應新辦公環境。
入職第一天:不要插嘴、亂打聽
有的人喜歡一到新環境,好奇心驅動著他們打聽,各種人、各種事都特別喜歡聊。這么做會給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會讓大家覺得你以后會是一個辦公室八卦,職場上大家都十分討厭八卦的人。所以正常的溝通交流即可。
還有些人喜歡表現自己,入職第一天就夸夸奇談,聊觀點,這點最討人嫌。對方都不熟悉你,出于禮貌只好應對。而你說的這些觀點并未結合到實際情況中,給人一種愛表現的感覺,以后誰愿意和你相處呢?也會淪為他人的笑柄。
入職第一天:準備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
一定要準備一段簡短的自我介紹。一定要簡短。職場時間寶貴,沒人有時間聽你夸夸奇談。
入職的第一天,在團隊面前做個自我介紹是避免不了的,自我介紹的內容不需要面面俱到。如果能突出某個內容的方面反而能給同事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來自什么地方、你對崗位的認識與看法、自己的個人愛好(切記不要說打游戲,不要問為什么,噓)等都可以成為你的自我介紹的內容。
關鍵是把你的特點提煉出來,讓大家能夠很快記住你。以下這句很老套的就算了,不能讓你對提起興趣,也不記不住你:我叫某某某,很高興加入到這個團隊,希望以后大家多多關照。
入職第一天:找直接領導聊一聊,明確KPI
我曾經入職一家企業,剛入職就臨危受命,要準備一場大活動,而且時間短、任務重。這個時候,我有點懵了,上班第一天還什么都不知道呢。為了緩解我當時的焦慮,整理了下混亂的思緒,在微信上約了領導的時間,利用這個時間差,快速梳理我能想到的所有問題、記錄下來,還把問題都進行了匯總,去掉重復、不是很重要的問題。
沒想到,這么做,讓領導對我贊賞有加,說我很快就進入了角色,而且提前準備好問題,用最短的時間了解項目的全貌。我本人也很開心,真是沒想到領導會這么說。
回想起來,這種做法其實很有效,能夠跟領導交流有助于自己快速掌握目前階段的工作重心和KPI,可以少走一些彎路。
推薦給大家一些交流方向,供大家參考:
1、當前部門的現狀如何,所負責的產品 業務有哪些,對哪些核心具體指標負責;
2、部門內的人員架構,各自的分工詳情是什么,是否需要承接已離職同事的工作。
3、對于自己的具體安排,當下需要著手做的事情是什么?
4、領導對于工作的指導意見是什么?
5、目前接手的工作進度是什么?有哪些需要第一時間去處理的?
在溝通時,可以放松大膽地提問,不必拘泥于我“初來乍到”的形式。
入職第一天:記住同事的名字
我遇到一個新人同事,入職2個月了,還記不住同事的名字,經常說:那個誰,xxxx。記不住同事的名字,其實是很不禮貌的表現。有時間還表現出很自責的樣子說,自己腦子不好使,記不住。表面上大家不說什么,內心里都會想:“腦子不好使,不如回家靜養,來這兒搗什么亂”、“這樣的人公司也能招進來?真奇葩”....總之,她在單位里人緣極差,每天大家都看她笑話,更不愿意說她好話、出手幫她。誰會愿意與“腦子不好使”的人共事呢。
入職第一天:不要玩手機
有的時候,真的很恨自己,為什么就離不開手機!總是喜歡看手機,即使手機也沒什么我想看的,也隱不住看的沖動。不過,我還是建議大家,入職的第一天,千萬不要玩手機!哪怕第一天再無所事事也不要玩手機。
玩手機會被同事或領導看到,這個時候,你在他們心中的印象就會變差,雖然大家上班都可能摸魚,也不能在第一天就表現出來。一般情況下,上班第一天工作任務不會有、也不會多,就是讓你熟悉環境、熟悉人,那這個時候不如多請教、多溝通,主動創造和他人溝通交流的機會。
在職場摸爬滾打十余年,吃過虧、走錯路、也免不了被人算計,不過這些都是我最寶貴的經驗,分享給大家也是我的一種快樂。關于入職第一天,其實還有很多,我只分享最重要的這七點,也歡迎你補充。
說了這么多,也分享大家職場上那些“有所不為”的:
低調做人,您就是公司運行機器中的一個組件,不要以為自己是武則天,可以“指點江山萬戶侯”,凡高調者大多沒有好下場;
干好你的工作最重要,不要定義別人,因為你的定義不一定準確。(那就回想下,別人這么定義,你是否會接受?)
不要輕易定義他人,最好也不要背后評價人(如果你忍不住,那找一個非這個公司的好朋友去傾訴吧);
你是牛人,也不要入職就把前任否得一無是處;(沒準你會重蹈覆轍~)
最好不要在非外企的環境里用中英文夾雜的方式說話,中國人還是用漢語的好。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