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構建“兩委一行一局一會”的金融證券監管格局。近期美國銀行頻頻“爆雷”,充分說明加強金融監管,防范金融風險尤為重要。我國金融領域也存在監管體制不順、監管力度不夠、監管漏洞較多等問題,此次機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深化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并采取多項改革措施,構建“兩委一行一局一會”的金融證券監管格局,依法將各類金融證券活動全部納入監管。
深化數據管理體制改革,組建國家數據局。目前多地設立的數據管理機構名稱不同、級別不同,尤其是職責權限缺乏規范性、統一性,不利于數據的管理、開發和利用。此次機構改革,在保持數據安全、行業數據監管、信息化發展、數字政府建設等現行工作格局總體穩定前提下,把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方面的有關職責相對集中,組建國家數據局,作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的國家局,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同時,將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承擔的有關數據管理職責劃入國家數據局,更有助于理順數據管理體制機制,明確職責權限,進而提高數字中國關鍵能力,優化數字化發展環境。
堅持實事求是,推進機構職責體系優化
此次機構改革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根據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通過新建、合并、歸位、撤銷等措施,進一步優化機構職責體系和人員編制資源。
著眼于加強社會建設的需要,新組建中央社會工作部。早在本世紀初,許多地方就先行先試成立了社會工作機構,考慮到在實際運行中發揮的作用有限,因此在第八次機構改革過程中,絕大多數地方撤銷了社會工作機構。此次機構改革,新組建“中央社會工作部”,作為黨中央職能部門,明確界定了機構的性質,規定了部門職責。同時,將國家信訪局由國務院辦公廳管理的國家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并明確中央社會工作部統一領導國家信訪局,提升了規格、明確了關系、理順了體制。此外,還將民政部等部門承擔的相關職責,全部劃入中央社會工作部。尤其是要求省、市、縣級黨委組建社會工作部門,相應劃入同級黨委組織部門的“兩新”工委職責。這樣一來,更有助于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同時有利于強化非公企業和“兩新”組織等黨建工作。
著眼于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將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外國專家局重新調整歸位。在第八次機構改革過程中,出于市場監督管理考慮,國家知識產權局整合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商標管理職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原產地地理標志管理職責,并由國務院直屬機構降格調整為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的國家局。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發現知識產權除了商標、專利等市場監管問題外,還包含許多其他工作,存在權威性不夠的問題。此次機構改革將國家知識產權局再次升格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適應了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內在需要。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國家外國專家局是由人事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管理。第八次機構改革則對科學技術部、國家外國專家局的職責進行整合,將國家外國專家局的牌子加掛到科學技術部,但在實際運行中并不順暢。此次機構改革把負責引進國外智力工作職責重新劃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使之重新歸位。
著眼于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將老齡工作機構再次調整為由民政部代管。考慮到老齡工作的核心是健康問題,第八次機構改革把組織擬訂并協調落實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措施、承擔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的具體工作等職責劃入國家衛健委,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也改設在國家衛健委,中國老齡協會由國家衛健委代管。實踐表明,國家衛健委雖然能很好地承擔老年健康工作,但要履行擬訂應對人口老齡化、醫養結合政策措施,綜合協調、督促指導、組織推進老齡事業發展等老年服務體系建設職責,則有點力不從心。相反,民政部不僅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和特困老人救助方面有著長期的經驗積累,而且依然負責統籌推進、督促指導、監督管理養老服務工作,擬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法規、政策、標準并組織實施,承擔老年人福利和特殊困難老年人救助工作。此次機構改革將老齡工作機構職責重新歸位,有利于進一步完善老齡工作體制,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著眼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對人員編制進行適度精減。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公務員隊伍雖然人數規模較大,但占總人口的比例并不高。此次機構改革基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治理效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目的,要求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人員編制統一按照5%的比例進行精減,從而進一步優化機構編制資源配置。應當說,精減5%的人員編制,只是屬于“微調”,精減力度不大,通過5年過渡期的自然減員方式就能逐步消化解決,不會帶來大量人員分流的震動;同時,明確中央垂管派出機構、駐外機構不納入統一精減范圍,縣、鄉兩級也不作精減要求,更有助于機構改革的順利實施。
(作者:唐曉陽 系中共廣東省委黨校行政學教研部原主任、教授)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