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員降薪取消年終獎!威馬巨額虧損,要涼了?

日期:2022-12-09 11:15:25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最近,有個新勢力品牌可能要涼了。

據媒體報道,造車新勢力車企威馬汽車上海總部已啟動裁員,同時外包公司人員也在大規模離開。報道還稱,威馬汽車上海多家門店關閉,從20家左右驟減到12家左右。

這,可不是空穴來風。早在上個月,一份威馬汽車CEO沈暉發布的內部信《和衷共濟,共渡難關》在網絡上流傳。內部信大概意思是2022年充滿挑戰和困難,威馬汽車也面臨著資金、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壓力。壓力的根源是受疫情的影響,威馬的供應鏈體系迎來的巨大挑戰,原材料成本也急劇上升,以及供應不及時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了品牌的經營。

當然,說是歸咎于疫情,但懂哥認為,其實車型的產品力和質量問題,才是造車威馬品牌每況愈下的根本原因,這點我后面會提到。

為應對資金壓力,公司管理層帶頭主動降薪一半,同時公司將通過一系列財務措施降低運營成本。其中包括M4及以上級別管理者主動降薪,發放50%基本工資;其他員工發放70%基本工資;調整公司發薪日、取消年終獎等獎金、暫停發放購車補貼等。簡單概括來說,就是全員降薪,取消年終獎發放。

2022年,翻開10月的新勢力銷量排行榜,威馬已經從前十的榜單中消失,官方甚至已經停止公布銷量數據。令人唏噓的是,威馬從排行前三到掉隊只用了三年時間。回想起來,威馬曾經是新能源市場上香餑餑的品牌,幾年與蔚來、理想、小鵬并稱為造車新勢力“F4”,我還記得19年的時候,巔峰時期的威馬銷量與小鵬不相伯仲,兩者你追我趕,斗得難舍難分。

相比“蔚小理”在網上極具話題性,威馬則完全不同,話題熱度很小,幾乎沒占過什么熱點,一副默默無聞的樣子,給人一種踏實做產品的影響。相比新勢力車企,威馬作為其中一員,卻像極了一個傳統造車車企,當然,這點跟其CEO沈暉的出生有關。董事長沈暉在成立威馬之前,曾在菲亞特、沃爾沃等車企任職,前任職位為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可以說在汽車領域積累了大量經驗。2018年1月,威馬收購中順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拿到生產資質。

說回車型,目前威馬在售的車型有三款,EX5、E.5、W6。EX5定位緊湊型純電SUV,售價區間為14.98-16.38萬元。威馬E.5定位中型純電轎車,售價區間為18.01-19.01萬元。威馬W6定位中型SUV,售價16.98萬-25.98萬元。我們接觸最多,也是銷量最高的是EX5,可以說威馬品牌的用戶口碑積累成也是這款車,敗也是這款車。

EX5作為一臺十來萬的純電SUV,放在當年同級沒什么競品的情況下,它是唯一之選,可以說是獨苗。花十來萬價格就可以買到一臺空間大,動力好,續航還不錯的純電SUV,在幾年前新能源還遠沒有現在普及的年代,還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

所以,EX5很快就成為了威馬品牌銷量的頂梁柱,但隨著車主用戶群體的增加,車輛質量問題也慢慢開始顯現。續航打折,異響等各種質量問題層出不窮,在網上也看到不少車主維權的報道,總之關于EX5的負面新聞在網上流傳很多,負面用戶口碑多了,自然就會影響車型銷量,這種現象也會蔓延到整個品牌。

目前威馬還有一款殺手锏M7還沒上,實際上這款車在2021年末曾亮相過,但由于資金問題,至今尚未上市交付。據威馬員工M7已經經過了極寒、高溫測試,會延期,具體等官方通知吧。

最后,你們對威馬的印象是什么?歡迎在評論區里告訴我你們的想法。

聲明: 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臺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閱讀 我來說兩句 0人參與,0條評論 搜狐“我來說兩句” 用戶公約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