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三年國企改革行動的收官之年。現階段,國企改革板塊具有“估值低、政策催化+業績兌現”三大潛在利好,板塊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此外,目前市場情緒逐漸升溫,獲利效應明顯等因素,有望重新喚起市場資金對國改板塊的熱情。
從這個角度來看,有四種不同的投資思路:
在國改的大背景下,集團公司資產注入有望提速,以“大集團,低資產證券化率,小平臺”為核心邏輯,可重點關注軍工、電力、煤炭和機械四大行業。
自2016年“十三五”以來,中央企業整合重組成果顯著,且央企整合重組凸顯“安全”基因。糧食儲備加工領域和海工裝備領域具備糧食安全、國防安全和能源安全的基因,且重組工作仍未落地,值得關注。
目前A股上市公司混改的主要形式是股權激勵,引入戰略投資者。其中,國有企業的股權激勵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經在計算機、輕工制造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以小市值企業居多;并購事件主要發生在資源、基建、公用事業等領域。
國資委3月22日公布的“科改示范企業”最新名單達440家,較2021年實現“倍增”。在這440家名單中,概念股48家A股上市公司,分布在16個申萬一級行業中,且主要集中在國防軍工、計算機、醫藥生物、電力設備等成長領域中,可關注相關機會。
國聯證券建議關注以下行業的相關個股:
醫藥生物行業:新華醫療、云南白藥、康恩貝、華潤三九;
科技行業:昊華科技、華工科技,以及涪陵電力、明星電力、西昌電力、樂山電力等電力企業;
食品飲料行業:瀘州老窖、山西汾酒、金種子酒;
家用電器行業:海信視像、海信家電;
軍工行業:中電海康(海康威視、鳳凰光學)、重慶聲光電(聲光電科)、中國網安(衛士通)、中電網通(普天科技)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