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管理,不是績效考核!

日期:2017-04-12 07:52:40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首先問個問題。

為什么老板與員工都討厭績效考核管理?

員工不滿:

1、簡單的事情復雜化了,增加工作量,結果卻做的并不好;

2、激勵沒有明顯增加,不象當初描述的那么好;

3、目標與標準訂的很高,經常達不到,壓力明顯增大;

4、規則經常修改,不顧及當事人感受;

5、評價不公正。

 

員工績效考核不合格,但拒絕簽字如何應對.jpg

老板不滿:

1、增加了人手與資源投入,效果卻不明顯;

2、聽到員工很多抱怨與抵觸;

3、有一些核心員工離開,將責任推給績效考核;

4、考核引起其他負面效應,如員工計較工資、相互比較等;

5、老板覺得很復雜,自己掌握不到位。

沃爾瑪VS凱馬特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沃爾瑪,但是凱馬特卻沒有或很少聽說過,因為凱馬特已經在2002年破產。凱馬特是現代超市型零售企業的鼻祖,曾經是世界最大的連鎖超市、世界最大的零售企業、世界首家使用了現代超市收款系統的企業。

沃爾瑪是如何在凱馬特的圍追堵截中殺出一條血路,并最終站在世界零售業的頂端?

沃爾瑪戰勝凱馬特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沃爾瑪率先推行了績效管理,把企業的收益與員工的收入掛鉤。

這樣在沃爾瑪的超市里,來的顧客越多,工作人員越累,越開心,服務做得越好,而凱馬特正好相反,來的顧客越多,工作人員越累,越不高興,服務也越差。慢慢的,不僅顧客開始從凱馬特向沃爾瑪流動,就連凱馬特的人才也開始向沃爾瑪流動。等到凱馬特意識到問題時,也學著沃爾瑪做績效管理,但畫虎反類犬而且也太遲了。

實施超越對手的戰略,必須要有超越對手的績效方案匹配。


績效管理VS績效考核

績效管理執行不下去,很多時候是由于將績效管理做成了績效考核。而世界上,大多數人是不喜歡被考核的。

績效考核

績效管理

系統中的一部分

完整的系統

階段性的總結

持續循環的管理過程

注重過去

注重未來

每月或每季度填表

與企業目標相結合

人力資源部為主

直線經理為主

主管與員工的對立關系

主管與員工的合作關系

大部分企業通常的做法是:

前期計劃目標制定階段,草草了事;上下級未進行充分溝通,尚未對目標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就將目標定了下來。而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又不重視過程的跟進,認為下屬都是羅文,都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缺乏過程的監督、輔導。到了最后,結果不理想了,就是打板子,而不去尋根溯源找出問題的實質。結果是雙方不滿,企業領導不滿意,認為績效管理管不出高績效;員工不滿意,認為績效管理就是為了考核,為了罰款。最后,員工不堪重負,一走了之,企業付出了重大成本!

在咨詢的過程中,常常碰到業務部門的發難:人力資源部考核我們,誰來考核他們?

誰都不希望被考核,但是你做了事情,為公司做了貢獻,要不要人來為你做見證?所以我們要變“績效考核”為“績效見證”,不要陷入了考核的怪圈。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