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不適合做績效考核(深思)

日期:2022-12-20 11:15:06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

接下來,我就沒好意思再繼續追問了,我敢肯定的是,他的公司肯定沒有!比如,有配套的培訓體系嗎?有監控體系嗎?員工有職業生涯規劃嗎?有沒有明確的教練定位?甚至有沒有正直的責任文化?……

小公司不宜做績效考核

1、老板一眼能看完所有員工,員工做得好與壞,一目了然

本來就只有20多人,每天都在一個大車間工作,吃飯,甚至睡覺都是在一起的,員工做得好不好,你不知道嗎?

2、小公司成功的關鍵更多是依賴公司的戰略和公司能人/創始人

任何公司的成功,第一步的成功一定是戰略的成功,戰略成功了,可以說這個企業80%就成功了,尤其是一些初創企業,他們往往是借助“靈感”,一下子進入某個行業,做好了市場、產品和服務,他們就成功了。至于員工,只是保證戰略/目標得以實現,而且,目標的實現還是老板親自帶領員工,和員工一起去完成的。

3、小公司受市場的影響,非常靈活,企業目標和員工職責常會隨之調整,較難考核

我的這位發小也說了,為了處理突發事件或者攻克某個難題,員工經常臨時調動。這對大企業來講,簡直不敢想象,一定亂成一鍋粥,但對小企業來講,太正常不過了。

4、小公司更強調團隊文化,過早引入績效考核,不利于團隊文化的養成

這個問題是最可怕的,很顯然的是,實行績效考核后,大家一定首先關注的是自己的目標是否達成,至于團隊目標一定是第二位的,至于他人的目標,就只能呵呵了。

團隊精神一旦沒了,這對企業來講,一定是滅頂之災!

有篇文章叫《績效主義毀了索尼》,作者是索尼公司前常務董事天外伺郎,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他的觀點:

“激情集團”消失了

“所謂“激情集團”,是指我參與開發CD技術時期,公司那些不知疲倦、全身心投入開發的集體。在創業初期,這樣的“激情集團”接連開發出了具有獨創性的產品。索尼當初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有井深大的領導。

“從事技術開發的團體進入開發的忘我狀態時,就成了“激情集團”。要進入這種狀態,其中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基于自發的動機”的行動。比如“想通過自己的努力開發機器人”,就是一種發自自身的沖動。“與此相反就是“外部的動機”,比如想賺錢、升職或出名,即想得到來自外部回報的心理狀態。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熱情,而是出于“想賺錢或升職”的世俗動機,那是無法成為“開發狂人”的。

“挑戰精神”消失了

“如果總是說“你努力干我就給你加工資”,那么以工作為樂趣這種內在的意識就會受到抑制。從1995年左右開始,索尼公司逐漸實行績效主義,成立了專門機構,制定非常詳細的評價標準,并根據對每個人的評價確定報酬。

“因實行績效主義,職工逐漸失去工作熱情。在這種情況下是無法產生“激情集團”的。為衡量業績,首先必須把各種工作要素量化。但是工作是無法簡單量化的。公司為統計業績,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而在真正的工作上卻敷衍了事,出現了本末倒置的傾向。“因為要考核業績,幾乎所有人都提出容易實現的低目標,可以說索尼精神的核心即“挑戰精神”消失了。因實行績效主義,索尼公司內追求眼前利益的風氣蔓延。這樣一來,短期內難見效益的工作,比如產品質量檢驗以及“老化處理”工序都受到輕視。

團隊精神消失了

“績效主義企圖把人的能力量化,以此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但我認為事實上做不到。它的最大弊端是搞壞了公司內的氣氛。上司不把部下當有感情的人看待,而是一切都看指標、用“評價的目光”審視部下。

“過去在一些日本企業,即便部下做得有點出格,上司也不那么苛求,工作失敗了也敢于為部下承擔責任。另一方面,盡管部下在喝酒的時候說上司的壞話,但在實際工作中仍非常支持上司。后來強化了管理,實行了看上去很合理的評價制度。于是大家都極力逃避責任。這樣一來就不可能有團隊精神。

績效主義看似公平,但缺少內涵。它只靠利益刺激,未結成精神共同體,最終將走向平庸。無論何企業,只要實行員工收入與業績完全掛鉤,一些扎實工作就易被忽視,破壞員工對企業的信任。

實行績效考核,其實是無奈之舉,如果公司有良好的團隊文化,一定會看不上所謂的績效考核。從另一個角度講,推行績效考核其實是在逃避責任,因為團隊精神、企業文化的建設,遠比績效考核難一萬倍!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么糟。 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HR拿來即用的PBC績效考核表!!

點擊領取? ? ?

PBC績效考核表

表格/實操

領取

① 外賣,正在毀滅中國三代人

② 董明珠一張婚宴私照流出,打臉多少人:蹭不進的圈子,就別蹭了!

③ 裁員五大征兆,中一條就趕緊早作打算吧

④ 女工人與女干部如何區分?看完終于明白了!

⑤ 官宣!2022全國婚假、產假、育兒假最新標準!11月1日起執行!

⑥ 北大“韋神”排隊做核酸,期間一直看手機:原來這才是他牛逼的真相

⑦ 女護士和領導聊天記錄上熱搜:沒有任何工作,值得用尊嚴去交換

⑧ “為什么公司寧愿花11K招新人,也不愿花9K留住老員工?”這是我見過最真實的回答

⑨ 員工被扣100元工資殺死領導,人社局不認工傷,法院這樣判.....

⑩ 看了董宇輝“烤腸理論”,我方知水平越高的人,越不爭論

人力葵花整理編輯,所推送文章非商業用途,著作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人力葵花”立場。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