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去年第四季度報告/圖源 官網
此外,中芯國際近年四大工廠的建設也備受關注,中芯深圳、中芯臨港、中芯京城、中芯西青,這四大工廠建成后,中芯國際產能勢必會有顯著提升。但若中芯國際晶圓銷量不能同步增長,上市公司產能利用率或將下降。
根據四季度業績快報顯示,至2022年底,中芯國際月產能達到71.4萬片(折合8英寸)。中芯深圳進入投產階段,中芯京城進入試生產階段,中芯臨港完成主體結構封頂,中芯西青開始土建。中芯京城因瓶頸設備交付延遲,量產時間預計推遲一到兩個季度。
展望2023年,中芯國際則預計上半年行業周期尚在底部,外部不確定因素帶來的影響依然復雜,公司對一季度給出的指引是,收入預計環比下降10%~12%,毛利率預計降至19%~21%之間。對比中芯國際2022年三季度、四季度毛利率為39.2%、33.1%。這意味著,2023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水平將進一步下降。
而對于2023年全年業績,中芯國際也說明,基于外部環境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公司預計2023全年銷售收入同比降幅為低十位數,毛利率在20%左右。折舊同比增長超兩成,資本開支與2022年相比大致持平。到年底月產能增量與2022年相近。“在持續投入過程中。毛利率承受高折舊壓力,公司會始終以持續盈利為目標,努力把握產能擴建節奏,保證一定的毛利率水平”。
圖源:中芯國際官網
中芯國際不做低價競爭
基于昨日公布的數據,今日中芯國際對于去年第四季度的業績說明會,也有頗多值得關注的重點。譬如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在說明會上表示,中芯國際不會做底價競爭。
他提到,“目前整個市場的產能已經比那個時候(指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多了很多,所以需求量、wafer out(生產完成階段)的量,是應該會回來的,但價格未必回到原來那么高,這要求企業做的產品和技術要更有競爭力,以及跟終端客戶捆綁得要更牢,而不是低價競爭。”
另外,對于目前整個行業景氣度下行,趙海軍也有提到,“2022年智能手機、電腦、家用電器等市場需求由暖轉冷,客戶下單意愿明顯減弱,產業鏈從供不應求進入去庫存的下行周期。同時,國際地緣政治形勢變化,給集成電路全球化格局帶來了更加深遠的影響,使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
不過,盡管智能手機和消費電子行業回暖需要時間,但工業領域相對穩健,汽車電子行業增量需求可以抵消部分手機和消費電子需求疲弱的影響。所以,趙海軍表示,雖然下半年可見度依然不高,但中芯國際已感受到客戶信心的些許回升,新產品流片的儲備相對飽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日中芯國際發布了“關于首席財務官辭任及委任財務負責人暨高級管理人員的公告”。該公司高永崗博士為專注于履行其作為公司董事長及執行董事的職責,辭任其所兼任的公司首席財務官職務,自2023年2月9日起生效。
采寫:奧一新聞 劉婕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