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春佳節加班加點不給加班工資該怎么辦?
1、新春佳節加班加點不給加班工資能夠 到社會保障行政機關舉報
《關于實施 若干規定》
第十二條 員工對用人公司違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侵害其合法權利的個人行為,有權利向社會保障行政機關舉報。對因同一理由造成的團體舉報,舉報人可強烈推薦意味著舉報。
2、員工能夠 采用提交舉報公文、或是是口頭上的方法舉報
《關于實施 若干規定》
第十三條 舉報理應由舉報人向社會保障行政機關提交舉報公文。撰寫舉報公文確實有艱難的,能夠 口頭上舉報,由社會保障監督組織開展詢問筆錄,并由舉報人簽名。
第十四條 舉報公文理應注明下述事宜:
(1)舉報人的名字、性別、年紀、崗位、所在單位、居所和聯系電話,被舉報用人公司的名字、居所、法人代表或是負責人的名字、職位;
(2)社會保障合法權利遭受損害的客觀事實和舉報請求事項。
3、舉報的要求一般必須在回絕付款加班工資后的2年之內明確提出
《關于實施 若干規定》
第十八條 對合乎下述標準的舉報,社會保障行政機關理應在收到舉報生效日五個工作日之內依規審理,并于審理之日依法查處:
(1)違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的個人行為產生在2年內的;
(2)有確立的被舉報用人公司,且舉報人的合法權利遭受損害是被舉報用人公司違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的個人行為所導致的;
(3)歸屬于社會保障監督職權范圍并由審理舉報的社會保障行政機關所管。
對不符第一款第(1)項要求的舉報,社會保障行政機關理應在收到舉報生效日五個工作日之內決策未予審理,并以書面形式告知舉報人。
對不符第一款第(2)項要求的舉報,社會保障監督組織理應告之舉報人撤銷案件舉報原材料。
對不符第一款第(3)項要求的舉報,即對不屬于社會保障監督職權范圍的舉報,社會保障監督組織理應告知舉報人;對歸屬于社會保障監督職權范圍但不屬于審理舉報的社會保障行政機關所管的舉報,理應告之舉報人向相關社會保障行政機關明確提出。
二、春節加班費是哪幾天必須派發?
新春佳節加班加點的三倍工資的時間是農歷初一、初二、初三,加班費不少于自己日或鐘頭薪水3倍。
有關法律法規:《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第二條 全體人員中國公民放假了的傳統節日:
(一)元旦節,放假了1天(1月1日);
(二)新春佳節,放假了三天(陰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時節,放假了1天(陰歷清明節當天);
(四)五一節,放假了1天(5月1日);
(五)端午,放假了1天(陰歷端午節當天);
(六)中秋佳節,放假了1天(陰歷中秋節當天);
(七)十一國慶,放假了三天(10月1日、2日、3日)。
春節是在我國國家法定假日的一種,絕大多數的員工在春節假期都處在歇息的情況,假如企業出自于生產運營等的必須,規定員工加班加點的,則必須向員工付款加班工資。假如企業不付款,員工能夠 挑選舉報企業,還可以挑選提起訴訟企業,但在提起訴訟以前,必須先明確提出勞動仲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