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百億,君智用中國智慧改寫戰略咨詢

日期:2023-04-11 11:44:16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Vault咨詢業排名是最具權威與影響力的全球咨詢業排名之一,其結果長期被《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彭博商業》等權威媒體引用。

在2023年的榜單中,超過16000名企業員工參與了調研并反饋問卷,為246家全球咨詢企業打分評選。在亞太地區最佳創新力咨詢公司榜單上,位居第三的君智,以9.149的高分,比肩麥肯錫、貝恩,力壓羅蘭貝格,打破了西方頂級咨詢公司常年霸榜的現象。

對于君智的上榜,Vault給出了這樣的贊譽性評語:君智在中國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取得了助力企業高增長的卓越業績,為員工提供了優越的薪酬福利與職業發展機會。

第一次參與Vault排名的君智,就成為“唯一榮登2023Vault亞太區雙榜前三的中國咨詢”。正是這個中國咨詢業的歷史性突破,讓很多中國咨詢從業者開始感到處于變革進程的歷史與現實中。

近年來,君智在戰略咨詢領域脫穎而出,越來越被國際認可。

至今,君智主導的戰略咨詢案例已有9個項目入選哈佛案例庫。以其為研究樣本的《Kmind:the strategy consulting service model in China》(譯名:《君智:中國的戰略咨詢服務模式》)也入選其中,作為商科教學案例供全球商學院使用。

根據君智內部消息,今年6月,謝偉山還將應邀到海外知名商學院現身說法,講述中國智慧的現代商業應用。

與之對比的是,近二十年來,西方咨詢公司的戰略咨詢業務占比卻在萎縮。

早在2012年11月,由哈佛商學院教授、“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參與創立的戰略咨詢公司摩立特集團,在即將步入30周年之際陷入破產困境,最終被德勤收購了大部分業務。

克萊頓·克里斯滕森2013年10月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顛覆咨詢業》一文中提及,肯尼迪咨詢研究與顧問公司(Kennedy Consulting Research Advisory)的顧問服務董事總經理湯姆·羅登豪瑟(Tom Rodenhauser)曾表示,在傳統戰略咨詢機構中,經典戰略咨詢工作所占的份額正直線下降,大約30年前,其份額能占到60%至70%,而如今只有20%。

更令西方咨詢公司困惑的是,在當下,他們都在中國市場面臨不同程度的焦慮,也是共性的“新世紀難題”:

第一,光靠運營效益的提升無法使企業獲得長期競爭優勢;第二,靜態的理論難以適應動態的競爭;第三,企業難以找到資源取舍的差異化戰略;第四,咨詢方案落地越來越難;第五,戰略咨詢及落地過程中難以解決“人”的問題等。

這些問題的答案,既藏在歷史的潮流里,也在君智的實踐中。

【當西風遇上東風】

西方咨詢巨頭這些老革命,之所以遇到新問題,很大程度在于,當中國經濟到達了全新階段后,西方咨詢水土不服的舊病,再次浮現。

在跑馬圈地的高增長時代,靠著人盡皆知的人口紅利,只抓住滲透率和覆蓋率,都能把生意做大。當市場就在那里,贏得它的關鍵就是要夠快、敢打。

在那個時代,咨詢業的經,其實并不難念。

但最近十年,當市場里的紅利慢慢減弱,如何再獲得高速增長,不僅是企業的目標,也變成了咨詢業的行業課題。

想要實現增長,降本增效、體驗創新、數據驅動這些策略,固然可以讓企業擁有敏捷迭代的能力,但更關鍵的是如何獲得正確方向的指引。在這當中,戰略的牽引,特別是適用于中國市場、中國企業、中國消費者的戰略牽引,格外重要。

眾多企業的增速日益下行之時,卻有一批公司的增速走出了漂亮的上揚趨勢。

中國飛鶴,2018年成為中國第一個營收破百億元的嬰幼兒奶粉企業;2021年成為中國第一個營收突破200億元的嬰幼兒奶粉企業……而在2015年,其營收才不到40億元。

雅迪控股,2019年成為中國第一個營收破百億的兩輪電動車企業;2021年成為全球第一個營收破200億的兩輪電動車企業……而在2015年,其營收才64億元左右。

2015年,正是君智戰略咨詢成立的年份,也是飛鶴、雅迪與它建立合作的年份。從那時至今,君智已助力了波司登、公牛、紅豆、九牧王、竹葉青、安吉爾、小仙燉等數十家行業龍頭企業實現增長,其中5家企業實現了百億營收大突破。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最近兩三年,當眾多企業因為疫情等因素陷入困難時,君智卻協助它所服務的客戶,不斷化危險為機遇,實現了真正的彎道超車。

更重要的是,它們的營收,來自于量價齊升,而不是薄利多銷或價格血戰;它們的營收,還來自于品牌價值的提升,來自于中高端的突破,來自于企業站到了更高階發展段位。

而且,這種提升還在持續。比如,當一家企業的核心主業已經成為絕對的數一數二,如何繼續成長?

近年來,君智在助力企業培育第二增長曲線上,也是動作頻頻且捷報頻傳,即便是已牢牢坐穩領導者地位的龍頭企業,也都能以新的戰略思維使其煥然一新:

協助飛鶴推出了主要針對3-6歲兒童的奶粉品牌“茁然”,以及助力主打新中年(40-60歲)人群的成人奶粉品牌“愛本”邁向高端。協助公牛集團以“安全用電專家”升級企業戰略,將軌道插座打造成戰略性產品,并在主業戰略升維的同時,主動掀起無主燈照明的時機變革,推出了“沐光”無主燈新品牌……

從快消品到耐消品,從主業登頂到第二曲線,從服務幾十家企業到5家企業破百億,老品牌在煥新,新品牌在爆發。發力不過八年,君智儼然成了中國最有效、成果最卓著的咨詢企業。

這些舉不勝舉的咨詢成功案例表明,企業持續增長確實是難題,但并非不可解決。其中為增長提供持續動力的最大來源,便是以中國智慧為內核、融合東西之長的君智式中國咨詢。

【中西融合,百億之道】

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自我奮斗,但也要考慮歷史進程,一家企業同樣如此。

在巨頭鼎立的咨詢業,君智的成功,既是因為順應了以品牌入人心的趨勢,更是因為背后有中國智慧賦能企業戰略的支持。

在中國,現代咨詢業是舶來品,是跟著西方咨詢長起來的學生,從方法到體系,從話術到方案制定,一切都源于對西方咨詢亦步亦趨的學習。

即使身為君智的創始人,謝偉山也曾經長期學習西方咨詢。

在創辦君智前,他看遍了西方咨詢業的理論,更是《定位》的中文譯者。在當時,放眼整個中國咨詢行業,衡量咨詢企業先進的標準,就是誰對西方咨詢學得更堅決、更徹底。

如此“洋為中用”,原因只有一個:“我們對他們的知識,整個體系都是頂禮膜拜的。”

但和所有西方思想一樣,以西方智慧為主導的西方咨詢,也有其看不透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的時候。

比如,以麥肯錫、波士頓和貝恩為代表的咨詢公司,其出發點是通過組織效率或內部運營效益的提升,使得企業獲得競爭優勢。但正如德魯克所言,企業的使命是創造顧客,其成果應當在企業外部,而不在企業內部。

走過了高速增長期、失去了天然顧客紅利之后的中國市場,就更是如此。側重企業管理學的西方咨詢,在提升運營效益上游刃有余,卻始終無法幫助企業解決競爭優勢。

又比如,大多數西方商學院和咨詢公司的工具、方法和模型,都屬于靜態分析,不考慮時代推移。因為很難懂得中國文化中“勢”這個詞的含義,沒有辦法領悟中國國情,從內心深處與中國客戶打交道,因此常把戰略看作計劃,更難理解乘勢而為、因勢而動這類中國人心領神會的玄妙。

以及最關鍵的一點在于,企業咨詢方案的成敗,與人休戚相關。企業最終產出的不僅僅是產品和服務,更是與消費者建立連接的過程,是一場真正的直指人心。

這些難題,疊加上中國經濟快速完成對西方的追趕,中國企業、中國消費者更加文化自信,更具中國特色的大背景之后。純西方咨詢的經,開始變得越來越難念。

作為既接受了西方智慧浸淫,又以中國智慧經歷廣泛實踐的資深從業者,謝偉山對中國咨詢業向何處去的思考,一直都沒停過。

在長期閱讀西方經典之后,他有一個發現:要么是魔鬼,要么是天使,在西方思想中,這有一個非常有趣的二元對立。

因為有問題,所以要從根本上否定過去,因為跑不通,所以所有的東西都要重新思考。這種二元對立式的思維,造就了西方“以后現代否定現代”的思潮,造就了“全面否定重新解構”的哲學,也造就了西方咨詢無所適從的現狀。

但凡事講究平衡、調和、化解的中國人,從來不是這樣看世界的。

在謝偉山看來,西方智慧善于數理、邏輯和精確性,注重對具體事務的追根究底,可以更精準、量化地做事,因此有了發達的科技成就,

但中國智慧,則是一門把握“度”的藝術。那么,“度”究竟是什么?

它是更善變通、辯證,注重全局判斷并捕捉機會,更能在不確定的大環境中找到正確方向的科學。對于這門科學,謝偉山的結論只有一句話:度是恰到好處、因勢利導的轉化。

直到今天,謝偉山都對西方知識與信息高度敏感,在他看來,運營規模化的組織,離不開西方智慧的精密。

但從十多年前,他又開始呼吁中國要形成自己的現代商業智慧,認為在制定戰略,打造品牌這些講究“勢”與“度”的領域,離不開中國智慧的玄妙。符合今天中國企業需求的,中西合璧的新一代戰略咨詢。

在過去的很多年里,中國企業潛心向西方學習,甚至視西方商業理論為金科玉律,反而忽視了對中國智慧的學習、挖掘和應用。這樣的狀況,不僅讓中國咨詢業遲遲走不出自己的路,更耽誤了許多中國企業的成長。

在謝偉山看來,這實在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為了彌補這個遺憾,君智貫通東西方智慧,將西方的定位理論、商戰理論、德魯克管理思想、波特競爭戰略理論,以及東方的《孫子兵法》等智慧有機融合,并創造性地將“人心”融入戰略框架,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國市場、得到有效驗證的百億戰略體系,包括戰略研究系統、戰略方向系統、戰役戰備系統等,幫助有成為行業龍頭愿景的企業家贏得市場、成就百億。

這不僅君智式中國咨詢的由來,更是它成功的關鍵秘密。

在這套系統里,君智以中國智慧生道,向西方智慧求術,以道御術、以術載道,以中西合璧取得1+1大于2的效果:比單純的西方咨詢更“智慧”,比單純的中國智慧更“科學”。

更有力量的“戰略武器”之外,君智也創新了更有力量的戰斗方式:

眼光向外,在市場上尋找經營學的突破;盯住大勢,用靈動的戰略而非刻板計劃,去尋求“法無定法”的反應;作為“事業伙伴”一起在市場上攜手共進,確保戰略成果發生,用并肩戰斗的咨詢新模式,替代丟下咨詢報告讓企業自己執行的舊模式……

這一系列努力,讓謝偉山得以開始改寫中國咨詢業的遺憾。

飛鶴問鼎行業之巔的背后,就是企業、產業、消費者、以及整個區域經濟的共贏。其中,最顯著的體現就是,整個中國乳業產業鏈的進步,以及中國寶寶不用再擔心外國奶粉卡脖子。

雅迪控股飛躍的背后,則是一個讓中國產業以高質量發展贏在世界市場的例子。在與君智合作之前,雅迪還深陷行業價格亂戰之中,賣不出更高價值,也無法以合理利潤投入研發確保品質繼續提升。君智以“更高端的電動車”助力雅迪聚焦中高端市場,重塑品牌與價值,助力雅迪業績穩步增長,最終成為世界第一兩輪電動車企業,讓整個產業打破低端代步工具的局限煥然新生。

這一系列實踐,都證明,以中國智慧賦能戰略重塑,不但可以讓企業已有基礎得到更大價值的釋放,也能推動企業繼續創新乃至技術攻堅,進而打開增長天花板。

更重要的是,通過直探消費者內心,企業在消費者提供更好產品與服務的同時,也得到了消費者對于品牌的深刻認同,最終實現更堅實的可持續發展。

而謝偉山本人,也從君智的成功中,獲得了更多信心:

“中國企業若能深刻理解西方智慧與中國智慧的核心差異,并看到由此差異所帶給商業領域應用的巨大威力,便能跳脫出原有思維慣性,創造更多商業傳奇。”(摘自《謝偉山:用中國智慧點亮戰略咨詢》,原文發表于《中國企業家》雜志2023年2月刊)

謝偉山對中國文化充滿自信,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他不斷擴大君智百億戰略的影響力和應用范圍,讓君智成為中國助力百億企業最多的咨詢機構,則是他對自信的最新表達。

數據顯示,2000年以來,中國營收過百億的民營企業從2家增加到了1100家左右,謝偉山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字會增加到3500家,即平均每年有200多家百億級民營企業誕生。

真正讓謝偉山興奮的是,很多企業破百億,已經只差君智助力的臨門一腳了。“大家已經有很好的基礎,若能以戰略重塑競爭和品牌格局,從同質化競爭中超越出來是大概率。”

但在經歷了許多次“以中國智慧點亮戰略咨詢,以中國咨詢賦能中國企業”的成功案例后,無論是破百億,還是更大的影響力,都不是謝偉山和君智的終極目標。

【請讓中國智慧改寫中國咨詢】

與“MBB”天生不同的君智,給為自己找到了海闊天空的舞臺,也給整個中國咨詢業帶來走獨立之路的可能性。

很多人奇怪的是,作為一個“教老板做事”、“教企業賺錢”的行當,為什么一定要走獨立之路?

這是因為,每一個發達經濟體的崛起,都有著專業服務推動產業經濟的背景。我們看到的每一個外商大品牌背后,都有一群站在背后的咨詢、廣告、法律、公關等專業企業,為其保駕護航、陪伴成長。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中國企業在技術、產品、服務,乃至現代化經營管理上,都取得了不輸于西方企業的業績,但中國的產業經濟,在對專業服務的使用上,卻始終沒能實現自主、保供。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咨詢業的發展,尤其是咨詢對企業的貢獻率仍然存在巨大差距。以經濟總量而論,西方GDP中約有60%有咨詢業助力,而我國才20%左右。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企業界、媒體界、學術界,總喜歡講技術和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但實際上,在專業服務上的任何一項發展與突破,同樣是填補著空白。而這些空白的填補,對產業經濟也是同樣重要。

當我們不斷將目光聚焦到中國制造、中國科技如何成就中國式現代化之時,也應該看到這些專業服務的重要。沒有這些專業服務的現代化,中國制造,以及整個產業經濟都很難更上層樓。

君智八年,在成就自己的同時,也為中國咨詢業完成了一項成就:中國咨詢業不用再去追隨誰,也不用再向誰證明,什么才是有效、有用的。

正如西方的后現代,總是嘗試打破過去一樣。過去八年里,眾多中國企業,在中國智慧和西方智慧的選項中,重新獲得了自我選擇的權利。

這些年里,我們已經認識到了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重要性。然而這次我們從君智登榜Vault,比肩麥肯錫、貝恩的歷史性突破中意識到,在中國企業的追趕中,作為“企業外腦”、“產業經濟大腦”的咨詢業,竟然也會同步趕上。

站在這個角度上,每一位中國咨詢業的從業者,其實都處在歷史進程中。咨詢業,乃至更多專業服務的自主與自強,是大勢所趨,是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渴求,是更大的時代呼喚:

以中國式現代化咨詢,服務中國式產業經濟的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