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試點地區根據不同類型的閑置房屋和宅基地,采用不同的評估方法。例如,在江西省南昌市安義縣,對于已經進城落戶、長期不回鄉、且房屋已經破損或拆除的農戶,按照宅基地面積給予補償;對于還沒有進城落戶、但已經在外務工或創業、且房屋還能使用的農戶,按照房屋建筑面積給予補償;對于有意愿在鄉鎮或城市購買住房的農戶,按照房屋建筑面積和宅基地面積綜合給予補償。
二是建立公開透明的協商機制。試點地區堅持村集體與農民自主協商的原則,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保障農民知情權、參與權。例如,在河南省鄭州市新密市,實行“三會一公示”制度,即村民代表大會、村民小組會、村民大會和公示。在這個過程中,村集體和農民就退出方式、補償標準、退出程序等進行充分溝通,達成一致意見,并進行公示,接受監督。
宅基地退出參與權
保障農民宅基地退出參與權,是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的重要內容。為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明確了宅基地退出的原則和要求。例如,《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提出,要充分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不得以各種名義違背農民意愿強制流轉宅基地和強迫農民“上樓”,不得違法收回農戶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
試點地區在實施改革過程中,嚴格遵循這些原則和要求,切實保障了農民的自主選擇權。例如,在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實行“一事一議”制度,即對于每一件涉及宅基地退出的事項,都要經過村集體和農戶的協商一致,并簽訂書面協議。同時,還實行“一人一票”制度,即對于每一個退出宅基地的農戶,都要經過本人簽字或指紋確認,并由第三方機構進行核實。
退出宅基地農戶社會保障機制
完善退出宅基地農戶社會保障機制,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措施。近年來,國家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包括退出宅基地農戶在內的廣大農民群眾居住、養老、就業等權益。在居住權益保障方面,《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明確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住房城鄉建設部指導各地把農民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以人口流入多、房價高的城市為重點,鼓勵在農民工較為集中的企業、產業園區等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擴大對農民工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改善農民住房難的問題。
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關系到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鄉村振興的長遠發展。試點地區在國家的指導下,積極探索、穩步推進、不斷完善,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效。我們相信,在改革的道路上,我們農民朋友將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鄉村將煥發出更多的活力、魅力和希望。
史主任提醒
拆遷是一個長期斗爭,需要全面專業的知識,需要對全局的把控,需要對法條的合理運用。即使一個有著多年訴訟經驗的律師,也在不斷地學習和更新,才能在一個案件中冷靜地分析并作出正確的判斷。而對于非法學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龐大的課題,不能僅靠短時間的惡補可以達到的,所以在遇到任何拆遷問題的時候不妨問問律師,在律師的指導下進行專業維權。
責任編輯:
支付寶轉賬贊助
支付寶掃一掃贊助
微信轉賬贊助
微信掃一掃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