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真理偉力,錘煉實踐能力
近年來,省殘聯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突出理論武裝強本領,鍛造堅強黨性鑄忠誠,堅持求真務實改作風,著力提升機關干部真心真情真誠服務殘疾人的能力和水平。
汲取真理偉力。始終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政治任務抓緊抓好,黨組班子領學帶動、機關黨委督學推動、支部深學促動、黨員干部自學主動,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掌握思想武器和實踐方法,不斷提升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捍衛“兩個確立”的政治自覺。
凝聚奮進力量。自覺把工作置于黨和國家大局中謀劃推進,以實際行動確保黨中央和省委的各項決策部署在全省殘聯系統落細落實;堅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光榮使命,站穩群眾立場,真心深入殘疾人、真情服務殘疾人、真誠對待殘疾人,著力為殘疾人解難題辦實事。
錘煉實踐能力。始終堅持把加強實踐鍛煉作為提升機關干部能力素質的重要抓手持續用力。主題教育中,省殘聯機關一方面由黨組成員帶領機關干部深入基層“三聽三問”,圍繞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在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中長見識、強本領;另一方面結合第33次“全國助殘日”,開展“扶殘助殘·你我同行”系列活動,引導黨員干部積極投身“助殘社會組織培育行動、助明助行康復行動、殘疾人就業創業助力行動、入戶訪視殘疾人行動”,在與殘疾人零距離接觸中煉作風、強擔當。
【南京】
實施能力提升五大行動
實施“聚能”行動,堅持強擔當廣聚力的黨建引領,突出政治引領,始終保持殘疾人事業發展正確政治方向;強化理論武裝,不斷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殘疾人事業發展;加強組織建設,筑牢聯系服務殘疾人群眾的堅強戰斗堡壘。
實施“蓄能”行動,完善全覆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持續改善殘疾人民生福祉,殘疾人社會救助和福利保障更全面,社會保險更多元,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中殘疾人權益保障更完善。
實施“增能”行動,優化全生命周期的關愛服務體系,持續促進殘疾人自我發展,突出“早”,殘疾預防成效更顯著;突出“優”,殘疾人康復服務更精準;突出“廣”,殘疾人托養服務更普及;突出“融”,特殊教育更公平。
實施“賦能”行動,構建全鏈條多元化的就業支持體系,持續促進殘疾人共同富裕,促進就業渠道更“豐富”,就業幫扶舉措更“多維”,就業創業培訓更“實用”。
實施“護能”行動,營造全方位齊參與的助殘社會環境,持續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平等權益保障更法治化,無障礙環境更便利,扶殘助殘氛圍更濃厚。
【無錫】
精心編制惠殘“無錫方案”
強化托底保障政策。堅持保基本、兜底線,著力完善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織密殘疾人民生保障安全網絡。推動各項助殘惠殘保障政策落地落實、疊加協同發力。推動社會保障和救助政策信息共享,確保符合條件殘疾人及時享受“兩項補貼”;提高殘疾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率;及時共享殘疾兒童數據,做好救助服務。
突出就業優先戰略。開展殘疾人就業促進專項行動,宣傳落實殘疾人就業扶持政策,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發揮安置殘疾人就業的示范帶頭作用。精準摸排基本情況,依托殘疾人實名制清單和崗位清單,提升殘疾人就業率和穩崗率。實施個性化就業幫扶,引導殘疾人大學生就業創業,扶持盲人按摩行業發展。加強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建立完善就業輔導員制度。
提升權益保障水平。認真落實《無錫市“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計劃》,增強殘疾人教育支持保障能力,推動無錫市盲聾學校建設。加大殘疾人法律救助力度,加強殘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建設。全面開展殘疾人家庭入戶訪視工作,建立健全殘疾人應急避險服務保障制度,全力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
【徐州】
夯實民生就業新基石
緊扣“殘疾人共同富裕”的奮斗目標,對原建檔殘疾人定期進行核查,納入精準幫扶工作機制和易返貧監測體系,進行動態管理。發揮孵化基地輻射帶動作用,優先扶持原建檔家庭參與增收項目。全面做好入戶探視和走訪慰問,發動組織更大范圍、更多類型的慈善捐助活動。
把托底保障作為共同富裕的基本支撐。落實“兩項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幫助殘疾人落實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優惠政策。實施殘疾人意外傷害險全覆蓋并拓展險種、提高標準。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家庭給予優先住房保障、實施危房改造。落實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信息消費優惠等福利政策。
把就業增收作為共同富裕的主要渠道。努力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依法推進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協調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帶頭安置殘疾人,舉辦與市場需求匹配的技能培訓。鼓勵殘疾人自主創業,扶持電子商務、居家創業等新業態。
把“殘疾人之家”作為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全面推進“殘疾人之家”建設運營,采取政府購買殘疾人服務等方式予以實際支持,大力發展輔助性就業,運作好、發揮好已有資源調配中心優勢,做好政策扶持、業務拓展和項目匹配。
【常州】
實施“常有”系列五大工程
實施“常有眾扶”工程,著力完善殘疾人社會救助機制、殘疾人社會福利政策、殘疾人社會保險制度,建設更高質量的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
實施“常有共富”工程,多措并舉促進殘疾人就業穩崗、多管齊下開拓殘疾人創業就業渠道、多點突破提升殘疾人職業能力,建設更加充分的殘疾人就業支持體系。
實施“常有樂享”工程,加快發展全周期的康復服務、加快發展全方位的托養服務、加快發展全覆蓋的教育服務、加快發展多樣化的文體服務,建設更有品質的殘疾人公共服務體系。
實施“常有善助”工程,進一步提高殘疾人事業法治化水平、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社會助殘事業,建設更可持續的社會參與體系。
實施“常有慧治”工程,堅持加強黨對殘疾人事業的全面領導、發揮殘疾人在殘疾人事業中的主體作用、深化殘聯改革發展、淬煉服務本領、筑牢安全防線,建設更為高效的殘疾人事業治理體系。
【蘇州】
推進助殘惠殘六大工作
政策惠殘,完善殘疾人政策保障體系、加大殘疾人社會救助保障力度、建立多元化的社會保險制度、健全殘疾人托養體系,進一步織密兜牢殘疾人生活保障網。
崗位援殘,著力提升殘疾人就業能力,著力拓寬殘疾人就業渠道,著力加大就業服務支持力度,促進殘疾人就創業增收致富。
科技助殘,不斷健全殘疾預防服務體系、提升康復服務規范化水平、優化智能化無障礙環境、完善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及應用,提升殘疾人服務專業化水平。
法律護殘,完善殘疾人事業法制建設、完善殘疾人權益維護協調機制、創新殘疾人法律服務和權益維護形式,強化全方位法治化權益保障。
文化潤殘,提升殘疾人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推動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推進殘疾人文化體育普及工作,豐富多層次特色化的文體服務。
愛心扶殘,完善社會助殘服務機制、營造扶殘助殘的文明風尚、深化殘疾人事業交流合作,構建多元支持的發展格局。
【南通】
深化保障服務改革創新
殘疾人社會保障更加全面。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全面落實,補貼范圍穩步擴大,標準逐步提高。殘疾人全部按規定納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
殘疾人就業更加充分。有就業能力和意愿的青壯年殘疾人就業率達到90%以上。殘疾人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更加普及。殘疾人服務機構建設進一步規范,殘疾人服務需求基本得到滿足,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無障礙環境建設全面推進,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全面加強,殘疾人托養覆蓋面繼續擴大,能力明顯提升。
殘疾人教育更加優質。殘疾學生義務教育階段實現全免費,依據殘疾類別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相融合的方式,保障各類殘疾兒童、青少年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努力實現“零拒絕、全覆蓋,零輟學、高質量”。
殘疾人事業發展環境更加優化。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助殘志愿者隊伍和社會組織進一步壯大,殘疾人在事業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
【連云港】
完善保障服務體系
織密扎牢殘疾人生活保障網,鞏固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加大殘疾人社會救助保障力度、建立多元化殘疾人社會保險制度、加強突發公共事件中對殘疾人的保護和幫扶,建立健全更加廣泛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
提升殘疾人生活品質,著力健全較為充分較高質量的就業服務體系、全周期專業化的康復服務體系、多元化廣受益的托養服務體系、多層次特色化的文體服務體系、全方位法治化的權益保障體系,建立健全更加均衡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務體系。
扎實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塑造新時代的服務體系、提升殘疾人組織建設水平、加快殘疾人事業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更加規范更加多元的發展支持體系。
【淮安】
持續提升民生福祉
織密保障網底,鞏固殘疾人同步小康成果、落實殘疾人社會救助政策、完善殘疾人福利保障制度,建立更趨完善的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
深化精準幫扶,落實就業政策、豐富就業渠道、加強就業保障,實施更高質量的殘疾人就業增收措施。
聚焦均衡優質,提供更加精準規范的康復服務、提供更加稱心滿意的托養服務、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文體服務、提供更加通暢的無障礙服務,加強更加惠民的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建設。
緊扣全面發展,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殘疾人組織建設、突出殘疾人權益保障、營造扶殘助殘良好風尚,夯實友好有力的殘疾人事業支撐基礎。
【鹽城】
讓老區殘疾人日子越過越紅火
鞏固拓展殘疾人全面小康成果,完善社會救助福利制度,擴大殘疾人社會保險覆蓋面,建立健全更加廣泛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
加大殘疾人就業穩崗支持力度,促進殘疾人多渠道多形式就業創業,提升殘疾人就業創業能力,規范和扶持盲人按摩行業發展,建立健全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促進體系。
完善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服務體系,實施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加強殘疾人托養服務體系建設,創新創優殘疾人文化體育服務,完善殘疾人事業法治維權體系,實施縣域殘疾人服務能力提升計劃,建立健全更加均等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務體系。
加強殘聯組織建設,加快殘疾人事業信息化建設,營造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風尚,加強殘疾人事業理論研究和創新能力建設,建立健全更加規范更加多元的發展支持體系。
【揚州】
提升殘疾人幸福“底色”
堅持兜牢底線促提升,殘疾人共同富裕不掉隊,提升幸福“底色”;殘疾人民生實事有保障,增添工作“亮色”;殘疾人教育培訓見成效,彰顯地方“特色”;殘疾人穩定就業高質量,擦亮民生“成色”;更高水平增進殘疾人民生福祉。
堅持優化服務促提升,規范化推進康復機構建設、精準化實施基本康復服務項目、專業化提升康復人才隊伍能力,更高品質實施殘疾人康復民生工程。
堅持創新發展促提升,推動殘疾人服務機構運作“提檔升級”、推動“殘疾人之家”運行“提標賦能”、推動殘疾人精神文化陣地“提質增效”,更高質效打造殘疾人公共服務體系。
堅持共建共享促提升,殘疾人文化體育做精做優、殘疾人事業宣傳出新出彩、殘疾人權益維護細心細致、殘疾人信息化建設暢通暢順、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到底到邊,更高層次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鎮江】
貼近服務需求提效能
夯實更高站位更加堅強的思想組織基礎,跟上時代和人民的要求,持續探索基層殘疾人組織和隊伍建設新模式,不斷激發工作熱情。
聚焦殘疾人民生保障,加大殘疾人社會救助保障力度。適時擴大各類保障政策覆蓋面,加大對困難殘疾人臨時救助力度,完善殘疾人福利保障制度,鞏固提升殘疾人社會保險參保率,加強對殘疾人的保護和幫扶,織密更加廣泛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
聚焦促進共同富裕,多渠道多形式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大力發展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大力提升殘疾人就業創業能力,不斷優化殘疾人就業服務,完善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創業促進體系。
聚焦殘疾人多樣化需求,著力提供專業化的康復服務,強化社區康復服務,優化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服務,著力提供多元化托養服務,讓適齡殘疾兒童充分融合共享,大力推進殘疾人職業教育,提供群眾化的文體服務,拓寬更加均等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務體系,讓殘疾人充分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聚焦殘疾人生活品質,健全完善關愛服務制度體系,健全殘疾人工作協調機制,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匯聚扶殘助殘社會力量,組織開展“99公益日”募捐等活動,構建更加溫暖更有特色的服務關愛體系。
【泰州】
擦亮“幸福泰州”名片
圍繞民生保障高質量,摸清殘疾人群體急難愁盼,用足用好各項惠殘政策,為殘疾人提供更加穩定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不斷增強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致力在打造殘疾人幸福生活新高地上謀新篇、布新局。
圍繞服務載體高質量,準確把握新時代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加快轉變方式方法,整合各類社會資源,滿足殘疾人多層次、多類別、個性化的需求,致力在實現殘疾人美麗夢想新需求上解民憂、暖民心。
圍繞融合發展高質量,加快推進城市無障礙環境建設,宣傳推廣自強模范、助殘先進典型,保障殘疾人享有更多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和機會,努力消除社會歧視,營造更加濃郁的殘健融合氛圍,致力在倡導殘疾人共建共享新風尚上察實情、出實招。
圍繞強基固本高質量,加強黨對殘疾人事業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殘聯組織橋梁紐帶作用,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本領,致力在厚植殘疾人事業發展新動能上增動力、聚合力。
【宿遷】
全力推動助殘事業行穩致遠
聚焦提標擴面,促進殘疾人共同富裕穩步推進、促進殘疾人社會保障堅實有力、促進殘疾人教育服務更加公平、推進高標準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促進殘疾人托養擴面提質。
聚焦賦能增效,強化殘疾人就業創業政策保障、打造多元化創業就業格局、提升殘疾人就業創業能力,推進高質量殘疾人就業創業體系建設。
聚焦均等共享,健全殘疾預防一體化工作聯動機制、提升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質量、優化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服務、發展殘疾人特殊教育事業、優化殘疾人公共文體服務、加強服務標準化管理,推進高水平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建設。
聚焦開放包容,加強殘疾人無障礙環境建設、提高殘疾人無障礙生活品質、健全殘疾人權益保障機制、營造扶殘助殘濃厚社會氛圍、發揮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作用,推進高品質殘疾人友好環境體系建設。
聚焦發展合力,加強殘疾人組織建設、加強殘疾人工作者隊伍建設,推進高層次殘疾人工作服務體系建設。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