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父親而言,離休不是工作的結束,而是新的生活的開始。為黨多做工作,是他一生所求。”
紅船編輯部了解到, 1981年受總參政治部聘請陳福初擔任總參青年工作顧問。為了讓革命傳統代代相傳,讓理想信念教育深入人心,他先后在部隊、機關、學校做了一百多場報告,用先烈事跡和親身經歷講述勝利來之不易,為革命甘當無名英雄,做一塊革命的魯班石。受到軍內外熱烈歡迎。
▲陳福初給先進工作者頒獎
1984年受總參黨委指派,陳福初擔任總參某部整黨聯絡組組長。他參加該部整黨一年多,并在整黨期間診斷出直腸癌,他不顧年大體弱,忘我工作,逐個找干部談心,深入調查研究,嚴格執行政策,對該部的整黨工作幫助很大,受到總參黨委的表揚。
“父親離休后經常到基層調查研究,為部隊建設建言獻策;不顧身體有病,打著吊瓶做部隊軍政一把手的團結工作,為部隊解決實際問題;撰寫回憶文章,參加軍史和部史的挖掘搶救工作。”
陳曉霆告訴紅船編輯部,嚴格要求自己的陳福初,多次被評為總參和三部的先進離休干部。
▲1952年中南技術局第一屆黨代會,陳福初作工作報告
老將軍的最后一個軍禮
陳福初一生沒給自己留下傳記,也很少講他自己的故事,但他始終不忘戰友,不忘先烈。
“他最懷念的是蔡威烈士。”蔡威是紅軍總司令部二局局長,紅四方面軍通信和無線電技術偵察工作的創始人,對紅四方面軍鞏固發展川陜革命根據地和紅軍長征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是紅軍中知名的破譯專家之一。
蔡威是陳福初從事無線電技術偵察工作的引路人,是他的領導和老師,他們曾經長期生活戰斗在一起。
在網絡中我們曾看到“拋銀元救電臺的陳福初少將”的文章,采訪中紅船編輯部問起這段歷史,陳曉霆笑著解釋:“拋銀元的是蔡威臺長,我父親當時哪有銀元可拋?”
接著他說:“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西征過平漢鐵路,電臺和運輸隊落在后邊,被李默庵指揮的第10師三面包圍。父親作為警衛排長,一面組織掩埋機器設備,一面掩護電臺人員突圍。蔡威是臺長,絕對不能出問題。父親掩護蔡威,一邊跑一邊射擊,阻止追兵。敵人越追越近,危急時刻蔡威急中生智,掏出一把銀元拋向敵人,明晃晃的銀元遲滯了敵軍追擊速度。父親親眼看見蔡威一面跑,一面掏出密碼本,毫不猶豫地撕開塞進嘴里,嚼爛咽下肚去。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直到紅73師218團殺回馬槍打退了敵人,才得以脫險。”
“父親看到蔡威拋銀元,也跟著把身上的銅板扔出去。但現在網上傳說都是我父親拋銀元,其實不是。”
此外,1933年肅反期間,有人誣告陳福初是改組派,上級下令要陳福初去軍委會接受審查,也是蔡威力保才得以幸免。
▲紅四方面軍通信和無線電技術偵察工作創始人蔡威
“蔡威是1936年9月22日紅軍第三次過草地,在甘肅岷縣犧牲的。那時距和紅一方面軍會寧會師僅剩17天。”陳曉霆向紅船編輯部介紹,在中央檔案館現存的蔡威同志的檔案極少,只查到兩頁紙,其中他犧牲的情況是這樣記載的:在戰斗緊張時,每天日夜工作二十小時,致因勞致病身死。
“父親曾講過,與其說蔡威是病死的,不如說蔡威是累死的。蔡威研究破譯敵人密碼,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一次工作時精力過于集中,以至于炭火盆燒壞了他的鞋,他都不知道,一直燒到褲子才發現。他在病重時,躺在擔架上還在破譯敵軍密碼。”
由于工作性質,沒人知道蔡威的真實姓名和家里的確切情況,致使解放多年還沒有找到他的家人,烈士身份也沒有確定。尋找蔡威的家人和為蔡威立傳,幾乎成了陳福初和戰友的心病。
陳福初多次在軍隊和地方宣講蔡威事跡,希望能借此找到蔡威的家人或線索。宋侃夫同志利用到福建參加整黨期間和省委黨史辦一起查找。幾經周折,在福建寧德找到蔡威家庭的線索。總參三部又專門派馬文波副部長進行調查甄別,1985年8月20日,中顧委委員、原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宋侃夫,中顧委委員、原國家郵電部部長王子綱,中顧委委員、原烏魯木齊軍區司令員肖全夫,原總參三部副部長馬文波、李永悌和陳福初,經過反復研究核實,一致認定蔡威的身世和后人,聯名給當時的國家主席李先念和軍委副主席徐向前元帥寫信,信中建議給蔡威立傳,請政府有關部門為其后裔發送烈屬證明和按規定予以撫恤。
很快,徐向前元帥批示:“蔡威同志是一位優秀的紅軍干部,在破譯工作方面是有獨特建樹的”,李先念主席批示:“蔡威與宋侃夫、王子綱同志對紅四方面軍無線電通信和技術偵察工作,做出過重要貢獻”。同年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追認蔡威同志為革命烈士。徐向前元帥又為《蔡威烈士專輯》題字:“無名英雄蔡威”。至此,老戰友們告慰蔡威烈士英靈于九泉之下的夙愿終于實現了。
2006年初,福建省寧德市委將有關蔡威事跡的史料編輯成《無名英雄蔡威》一書,并請陳福初審查和作序。盡管已經93歲高齡,病得很重,陳福初仍表示:“蔡威的事我一定要管”。并給寧德市委回信:“寄來的《無名英雄蔡威》一書我仔細看了多遍……。書編纂得很好,真實地記錄了蔡威同志光輝壯麗的戰斗人生,是一本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材料,對加強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廣大青少年,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具有重大意義。……。我最近身體一直不是太好,長時間住在醫院,精力明顯不濟。雖然我對此非常重視,也盡量抓緊時間去做,但還是用了較長時間,請你們原諒……。”
▲陳福初為《無名英雄蔡威》一書作序
由于臥床不起,陳福初將軍的“序言”是委托總參三部編研室主任張東征大校起草的。說到這里,陳曉霆有些哽噎:“父親躺在病榻上一句一句地說,請張東征同志一句一句地記。經過反復修改,當工作人員把修改好的序言文稿呈送父親時,父親堅持在家人的攙扶下,從病榻上緩緩起身,在工作人員面前立正,舉手行了一個公公正正的軍禮。這是他對老領導、老戰友蔡威的真摯而發自內心的尊敬和懷念。這是父親75年軍旅生涯中的最后—個軍禮,兩個月后父親就病逝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一定每個人生都是轟轟烈烈的,但只要為人民的事業做好自己的工作,在關鍵的時刻發一份光,發一份熱,就是值得的。
“這也就是毛澤東說的魯班石精神。做革命的魯班石,是父親一生的追求。”
撰文:周曉宇
視覺:王學民
統籌:張喜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