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個人養老金制度穩步推進

日期:2023-06-28 12:13:06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5月發布的《中國養老財富儲備調查報告(2023)》顯示,七成受訪者愿意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已退休受訪者和個體或靈活就業人員的參加意愿更高。50歲至59歲年齡段受訪者對個人養老金試點參與意愿最強烈,約占78%;60歲至69歲以上受訪者中有77%非常愿意以及有意愿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

“受訪者當中退休者或年齡在50歲以上、參與個人養老金的意愿高達77%甚至更高,這大大高于年齡較輕的組別。”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胡曉義說,可從中看到,對個人養老金的關注或對養老財富積累的關注,隨著年齡的增長,重心可能會有偏移。

多位專家建議,個人養老金制度未來可擴大覆蓋人群,調動非納稅人群的積極性。

胡曉義建議,政策層面適當擴容,放寬年齡限制,鼓勵大眾在相對低齡和具有活力的老年階段,為今后中度的或重度的老年階段進行財富儲備。

北京工商大學中國保險研究院院長王緒瑾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對繳費人群和繳費方式均進行限制,建議未來對制度進行優化,不僅滿足有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參加的需求,也能滿足靈活就業勞動者以及退休再就業的退休老人的需求,擴大覆蓋人群。

南開大學金融學院養老與健康保障研究所所長朱銘來認為,可以探索從非稅收角度調動非納稅人群的積極性,比如對低收入人群參加個人養老金按一定比例給予補貼,實現對不同群體的支持,激發更多人群的積極性。

個人養老金產品和服務待完善

半年來,金融機構陸續推出多款個人養老金產品,且以儲蓄類產品為主,占比超七成。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8日,個人養老金產品合計664只,包括465只儲蓄類產品,149只基金類產品、32只保險類產品、18只理財類產品。

一位金融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個人養老金產品結構還不夠理想。個人養老金產品投資期限應以中長期為主,而當前養老儲蓄類產品居多,且投資期限多為中短期,3個月至5年期定期存款占比較高。

從商業銀行個人養老金業務開辦情況來看,截至6月8日,有23家銀行獲準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這些銀行并非都提供所有種類的個人養老金產品。其中,僅有8家銀行均開通了基金、保險、理財、儲蓄交易業務,有2家銀行僅開通了儲蓄交易業務。

對于個人而言,如果在某家銀行開立了個人養老金賬戶,只能購買該銀行所提供的個人養老金產品,這就意味著有部分參與人可選擇的產品范圍有限。

曹德云認為,個人養老金參加人在銀行開戶,但各開戶行僅提供其代理的產品,參加人不能自主選擇及購買到所有符合規定的個人養老金產品。從產品銷售端看,大多數個人養老金產品在不同商業銀行平臺上架,保險公司、基金公司在產品上架過程中面臨銀行渠道費高、流程周期長等痛點。為解決選購個人養老金產品渠道不暢等問題,他建議探索建立官方個人養老金產品超市。

記者還了解到,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投資顧問在養老金投資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養老投資顧問可提供咨詢服務,幫助民眾進行養老資產配置,還可幫助投資者規避市場風險。不過,我國養老投資顧問業務仍處于起步階段。

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認為,需以個人養老金產品為核心,不斷探索服務新范式,為個人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養老金融服務。在此基礎上,不斷拓寬合作邊界,探索“養老金對接養老服務”,最終實現為人民提供高質量養老生活的目標。

養老金融宣教待加強

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養老金融的發展離不開長期的投資者教育。進行政策宣傳和知識普及,有利于提升民眾養老規劃意識,激活養老金融市場。我國個人養老金發展起步不久,民眾對個人養老金制度設計的意義、產品特點等了解不充分,加上養老金融本身具有復雜性和專業性,金融監管部門、行業協會、金融機構還需繼續做好養老金融宣傳教育工作。

《中國養老財富儲備調查報告(2023)》顯示,個人養老金制度宣傳仍有較大空間。約40%受訪者僅聽說過該政策但不了解,12%受訪者通過此次問卷調查第一次了解個人養老金制度。收入越高的受訪者中,了解以及非常了解該政策的人員比例越高。靈活就業人員有近50%了解個人養老金制度,高出平均數據近5個百分點。

董克用提出,廣大國民對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設計、產品類型和參與方式等的認知度較低,且投資者教育、投資咨詢體系及其他相關配套措施還需要時間加以完善。

加強個人養老金政策和知識的宣傳教育,有助于提高民眾對個人養老金產品的認知度,讓大家明白為何要購買養老金融產品,以及如何配置資產。

上述金融業人士告訴記者,我國居民對未來養老保障需求分析判斷不足,主動進行養老金積累和管理的意識不強,尤其是缺乏長期投資觀念。因此,加強養老金融宣傳教育,可引導民眾認同養老金專業管理、長期積累的觀念,持續投入、長期持有。(記者王虎云)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

支付寶轉賬贊助

支付寶掃一掃贊助

微信轉賬贊助

微信掃一掃贊助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