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805項,在全國復制推廣78項

日期:2023-10-19 16:34:39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越來越多香港青年融入大灣區奮斗逐夢,這是90后創業港青郭瑋強。 新華社資料圖

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以下簡稱《前海方案》)重磅發布。《前海方案》聚焦“擴區”和“改革開放”兩個重點,擴展前海合作區發展空間,支持前海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大前海,向未來。2年來,擴區顯著提升了前海的發展能級,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激發了前海新的發展活力。生機勃勃的前海,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擔起示范引領的重任,寫下了別樣精彩的前海故事。

“擴區”

攜手招商引資,“大前海”協同發展

《前海方案》支持擴展前海合作區發展空間,合作區總面積由14.92平方公里擴展至120.56平方公里,新增了蛇口及大小南山片區22.89平方公里、寶安中心區及大鏟灣片區23.32平方公里、機場及周邊片區30.07平方公里、會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區29.36平方公里。

前海合作區擴區,并非設立單獨的行政區,新擴展區域涉及深圳寶安、南山多個片區,“大前海”的整體發展,需要加強統籌協調。《前海方案》發布當年,深圳市前海管理局便攜手南山區政府、寶安區政府舉辦2021年前海招商大會,首次向外界全面展示“大前海”,重點推介“大前海”的未來城市規劃、產業發展方向、政策利好等,助力國內外企業把握機遇、贏得商機。此后,2022年的前海招商大會,同樣由前海管理局聯動南山區政府、寶安區政府舉辦。

如今,為了推動“大前海”發展,前海、南山、寶安攜手招商引資、加強政策協同,已經成為常態。

2023年3月,“筑夢前海 益企向未來”前海合作區惠企政策宣講會舉行,宣傳推介“大前海”最新利好政策和營商環境。會上,前海、南山、寶安企業服務中心共同簽訂企業服務合作協議,“協同”成為了本次合作協議的關鍵詞。在政策協同方面,在“大前海”經營的企業,不僅可以申請享受前海扶持政策,還可以申請南山或寶安的政策。同時符合前海、南山、寶安同類性質扶持政策規定的,企業可以擇優選擇。在資源協同方面,積極推動資源要素跨區域協作,整合政府及社會資源,為企業提供特色增值服務。在服務協同方面,通過共享企業服務經驗,共同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隨著“物理擴區”的實現,前海“政策擴區”也穩步落地。《前海方案》發布后,國家相關部委、省市出臺了一系列新的支持前海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政策舉措,有關政策舉措皆覆蓋前海擴區后的全部區域。

2年來,前海的各類產業政策進行了迭代升級,前海管理局在不同領域先后推出系列利好政策,涉及金融業、專業服務業、法律服務業、商貿物流業、科技創新、產業空間扶持等,絕大多數政策條款適用于擴區后的全部區域。若同時符合南山區、寶安區、前海合作區同類性質扶持政策規定的,則按照“擇優不重復”的原則給予支持。

發展能級提升,生機勃勃態勢凸顯

擴區的落地,顯著提升了前海的發展能級。一方面,擴區豐富了前海的資源要素,新擴展片區的加入,讓前海產業發展載體更大、類型更豐富,有利于為全面深化前海改革開放提供更大空間,讓前海在更廣的范疇里承擔先行先試的使命。另一方面,有利于為港資、港企、港人創造更多機遇,深化深港合作,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如今的前海合作區,匯聚海港、空港、綜合保稅區、國際會展中心,稟賦優越,創新資源要素和頭部企業集聚,在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等產業發展上有著良好基礎和巨大潛力。

今年以來,多個重大項目在前海開工,擴大有效投資,并將帶動產業集聚,為前海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位于前海合作區前灣片區的前海深港創新產業園項目,總投資73.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0.8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研發辦公、配套宿舍、公共配套等。該項目建成后,將為前海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性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20.3萬平方米的優質產業空間,其中60%的產業空間將專門用于引進港資機構,努力打造成為深港產業集聚發展的重要平臺和示范基地。

位于前海合作區會展新城片區的前海深港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總投資3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廠房、研發用房、配套宿舍等。該項目建成后,將提供約23.4萬平方米高質量、低成本、定制化的廠房空間,促進現代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推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

擴區后,前海生機勃勃的發展態勢持續生動顯現。據統計,2022年,前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48.7億元,同比增長5.2%。2022年,前海實際使用外資58.6億美元,占全市53.5%、全省21.0%、全國3.1%。2023年上半年,前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83.05億元,同比增長15.8%。其中,第一大行業營利性服務業增長表現突出,增長30.9%;交通運輸業持續恢復,增長13.2%;建筑業保持快速發展,增長25.3%。

“改革開放”

打造“一平臺”制度創新領先,科技創新成為新看點

《前海方案》賦予前海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的使命,并就“一平臺一樞紐”提出了系列支持政策措施。

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一直是前海發展的關鍵,也是其鮮明特征。《前海方案》支持前海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制度創新備受關注。據悉,截至2023年8月底,前海在投資、貿易、金融、法治等領域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805項,其中在全國復制推廣78項。

“引進來、留得住、發展得好”

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推廣借鑒深圳經濟特區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的通知》,推廣深圳經濟特區共5方面47條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學習借鑒。其中,“探索粵港澳大灣區法律規則銜接”“創新機制建設國際仲裁高地”“允許香港建筑業專業機構及人士在深提供服務”等多項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與前海密切相關。

一個為人津津樂道的案例是,過往香港建筑業專業機構及專業人士跨境執業面臨障礙,一個重要原因是內地與香港在工程建設領域執業資質、資格體系不同。

而前海率先探索出臺了對標清單,明確了香港哪種資質、資格對應內地哪種資質、資格,從而確定香港專業機構、專業人士在前海可執業的范圍,打破了原先的執業壁壘,進而實現備案即可在前海執業。

如今,前海在不同領域開展的先行先試探索仍在繼續。比如,在便利港澳人士跨境執業方面,經備案可在前海執業的覆蓋范圍持續拓展,由港澳建筑業專業人士拓展到了港澳涉稅專業人士、港澳導游及領隊等多類人士,推動跨境執業最大程度“降門檻、增便利、促合作”,推動港澳專業人士跨境執業“引進來、留得住、發展得好”。

資源要素豐富,促進顛覆性技術創新

前海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涉及的領域包括現代服務業、科技創新、營商環境、治理模式等。其中,科技創新成為前海擴區后新的發展看點。

在現代服務業優勢的基礎上,《前海方案》賦予前海加快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新任務,拓展了前海的發展領域。

2023年6月,首屆前海顛覆性技術創新論壇在前海舉行。前海以論壇為契機,匯聚國內外創新資源,推動香港基礎研究與深圳產業化能力、市場需求融合發展,以顛覆性技術創新產業化為突破路徑,努力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搶占科技發展制高點。

在該論壇上,前海顛覆性技術創新聯盟正式發起。聯盟將致力于集聚促進顛覆性技術創新的科技團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服務機構、創新人才等資源,探索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推進聯盟成員間在創新技術、科技成果轉化、國際技術轉讓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同時提升顛覆性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的精準性及協同效應,推進社會創新文化建設。

2023年9月,華為全球云工廠賦能中心落戶前海。該賦能中心將通過整合產業運營商、云盟工廠、設計服務商、元器件供應商、物流供應商等多方資源,以新一代工業軟件體系為基石,以產業數字平臺為載體,構建工業大數據、訓練工業大模型、服務產業大集群,造一批企業轉型標桿,促進制造業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高端化發展。

擴區后的前海資源要素豐富,還可善用南山的科研生態優勢、寶安的產業集群優勢以至香港的基礎研究優勢,前海正在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探索科技創新的新范式。

建設“一樞紐”金融開放試驗示范,法規銜接取得成效

《前海方案》支持前海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涉及深化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提升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平、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等。

打造多個跨境金融特色品牌

金融業是前海發展的重點產業,也是前海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點領域。在金融領域,前海被賦予“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的定位。首筆跨境人民幣貸款、CEPA框架下首家港資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CEPA框架下首家港資控股的證券公司……多年來,前海在金融業開放上先行先試,取得了豐碩成果,并打造了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發債、跨境股權投資、跨境資金池等多個跨境金融特色品牌。

2023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多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提出30條金融改革創新舉措,為前海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臺提供金融支撐,發揮前海在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合作中的試驗示范作用。

該意見從民生金融、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現代金融產業發展、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加強金融監管合作等多個方面入手,全面強化前海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功能,支持香港融入國家金融改革開放新格局,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打造全國首座國際仲裁大廈

除金融業外,法律事務是前海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另一個焦點領域。法治是前海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前海方案》賦予前海提升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任務。據前海管理局方面介紹,目前,前海法治建設已初步形成“四大體系”,包括門類齊全的商事爭議解決體系、接軌國際的規則體系、全鏈條全周期的法律服務體系、充滿活力的法治創新體系,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平持續提升。

在前海合作區內建設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和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探索不同法系、跨境法律規則銜接,成為全面深化前海改革開放的重要內容。據悉,目前,在前海注冊的港資、澳資、臺資及外商投資企業可協議選擇域外法解決合同糾紛,前海率先探索的“建立跨境仲裁協作和國際仲裁合作新機制”“探索跨境商事規則銜接”等案例先后入選國家發改委、省大灣區辦典型經驗和案例。

前海還打造了全國首座國際仲裁大廈,深圳國際仲裁院總部入駐前海國際仲裁大廈,大廈集聚了國際商事調解、域外法律查明、知識產權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機構。前海依托深圳國際仲裁院建設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仲裁員國際化程度國內領先。

焦點

前海定位和發展與香港緊密相連

為港資港企港人 提供更多發展機遇

《前海方案》中指出,開發建設前海合作區是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提升粵港澳合作水平、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作為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前海的定位和發展始終與香港緊密相連,支持香港拓展發展空間、促進粵港澳合作是其重要使命。

2023年年初,深港口岸恢復通關不久,前海管理局便奔赴香港舉辦了“深港攜手 共贏未來”前海合作區宣傳推介會,誠邀香港及國際人才、企業到前海謀發展、贏未來。參會的香港嘉賓紛紛對前海發展表達期待和信心。嘉里建設高級顧問何述勤表示,前海嘉里中心作為前海第一個引入“香港建造模式”的建設項目,獲得了前海管理局的鼎力支持和全方位服務,吸引了頂尖企業落戶前海,已形成了一個國際化商務社區。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郭志華表示,期待可以組團考察前海,幫助香港中小企開拓商機。

多年來,前海的開發開放為港資、港企、港人提供了更多發展的選擇和機遇,推動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可以看到,前海推出的一系列產業政策均突出深港合作。一方面,不少扶持政策按照扶持標準的1.2倍“加碼”支持港資機構(最高扶持金額不變);另一方面,面向港資機構、香港投資者、香港專業人士或香港青年,出臺具針對性政策,引導其在前海集聚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深港兩地采取了更多的協同行動,善用前海這一重大平臺深化深港合作。2022年9月,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和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聯手推出《關于支持前海深港風投創投聯動發展的十八條措施》。有別于前海的其他產業政策措施,該“十八條”措施由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和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共同研究推出,采取聯合發布形式,在深港兩地同步發布,深港合作的內涵得到了充分彰顯。

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就業創業,是前海貫徹落實《前海方案》、推動粵港澳合作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前海積極構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生態,搭建港澳青年就業、實習平臺,其全力打造的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被稱作香港青年到內地發展的“第一站”,累計孵化香港創業團隊數百家。夢工場在提供創新創業空間的同時,還提供政策扶持、投融資對接、創業輔導、公司落地等一站式服務,營造了創業型企業及人才集聚交流的良好氛圍。

在前海創業的香港青年郭瑋強表示,前海的一流環境和友好政策給予香港青年有力的支持,助推了公司的發展,以前海為“第一站”,讓個人事業發展找到了廣闊的舞臺。

近年來,前海聚焦香港青年的重點關切,穩步推出了系列受益面廣、關注度高的政策措施,有力支持香港青年逐夢大灣區。以住房為例,前海面向符合條件的香港人才配租人才住房,做好香港人才的住房保障工作,解決其后顧之憂,增強了港青的幸福感。

總第083期

統籌:王睦廣 董曉妍 李斌

采寫:南都記者 王睦廣 南都深圳新聞中心出品

責任編輯:

支付寶轉賬贊助

支付寶掃一掃贊助

微信轉賬贊助

微信掃一掃贊助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