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建助力民生項目建設加速,龍華區社會福利綜合服務中心進展順利

日期:2023-05-14 11:57:48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咱們項目建設得如何!

龍華區社會福利綜合服務中心

項目位于大浪街道浪口社區,沈海高速南側、規劃愛義一路(現狀水圍教育二路)北側、華盛路東側地塊。總占地面積為6079平方米,建筑總面積為28156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救助服務中心、社區捐助中心、社區組織孵化中心、服務管理附屬用房、共用停車庫、公用設備用房等工程。

主體工程擬采用“框架剪力墻”的結構形式。該結構抗震能力強,可建造較高的建筑;空間布置靈活,適應大空間需求;整體側向變形適中,用料和舒適度較好;底層框架柱尺寸可小,節約空間。

/ 項目進展 /

目前項目正在進行西側負二層墻柱鋼筋綁扎、負一層模板鋪設,西側負一層梁板鋼筋綁扎,東側二層梁板鋼筋綁扎,東側一層墻柱、二層梁板混凝土澆筑。

龍華區社會福利綜合服務中心

共下設5個機構

為了照顧不同群體的需要

提供更為優質、貼心的服務

項目在設計上

秉承親民舒適和綠色的設計理念

旨在打造特殊困難群體的

心靈歸宿和精神家園

#親民友好

設計因地制宜,南側形成面向城市開放的沿街廣場。

△ 開放廣場

△ 空中花園

△ 盲文立面

整體建筑虛實有度,上部空間引入綠植、陽光和空氣。立面融入盲文符號,打造具有特色和視覺識別性的綜合服務中心。

#舒適合理

● 充分考慮不同人群使用訴求,將私密性、舒適度要求較高的殘障人士活動空間 置于上部,景觀視野良好;

●慈善捐助、社會組織孵化 等辦事服務類空間靠近地面層,方便對外服務;

● 救助站 結合裙房露臺,享有私密室外活動空間,相對獨立;

● 社康中心 位于地面層,方便居民就診。

#安全便利

場地內人車分流,結合地形設置了殘障人士入口、社康入口及救助人員入口,三個入口流線相對分離,互不干擾,每個入口均考慮常規、無障礙、車行三種路線可達。

#人性化關懷

●上部每層均設置了視野良好的空中花園,安靜、私密;

● 內部空間通過三十項人文細節設計,關愛特殊群體;

● 在未成年救助、殘障人士托養等功能樓層設置形式多樣、大面積的開放式公共活動空間和休閑綠化空間,強調服務對象日常起居空間的舒適性、互動性。

龍華區社會福利綜合服務中心建設

是服務社會的一項民生工程

項目建成后

將有效緩解龍華區社會福利設施短缺問題

完善公共服務體系

推進民生福利、公益事業的發展

助力龍華加快打造都市核心區

施工單位簡介:

深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與深圳經濟特區共同成長的老字號建筑品牌企業,成立于1983年9月15日,其前身是1979年首批進入深圳參加特區建設的基本建設工程兵,現為深圳市特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公司是經建設部審定的一級施工企業,具有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地基基礎工程專業承包壹級、建筑機電安裝工程專業承包貳級、消防設施工程專業承包貳級、起重設備安裝工程專業承包叁級資質。

自參加特區建設以來,公司在革新施工技術與工程管理等方面創下多個第一,包括建成深圳第一棟高層建筑——20層電子大廈,第一家在深圳特區采用強夯處理軟地基新技術等。相繼建成一系列道路、橋梁、供水、港口、車站、機場等市政公共工程;建成高層、超高層寫字樓和住宅200余棟,總建筑面積近600多萬平方米;完成深圳機場跑道、鹽田港等大型軟基處理600多萬平方米。

截至目前,公司及公司承建的工程多次榮獲國家、部委、省、市、建筑協會等單位授予多項獎項、榮譽稱號。其中東海花園一期被國家建設部評為“3A級小康住宅示范小區”,二期工程被評為“21世紀最適合深圳人居住的住宅小區”;信息樞紐大廈工程被建設部授予“全國建筑業新技術應用銀牌示范工程”稱號;公司因在新技術推廣應用效果顯著,2008年被中建協授予“全國建筑業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先進企業”稱號;深圳郵電局洪湖高層住宅、百匯大廈、長泰花園、市民中心、特美思廣場、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和深圳檔案中心等工程7次問鼎全國建筑行業最高獎——魯班獎;公司因在施工領域的卓越貢獻,獲得“創魯班獎工程特別榮譽企業”稱號。

統籌制作:龍華區建筑工務署(區軌道中心)

(本文摘編自“龍華工務署”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