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薪酬一直令人艷羨,而去年以來“降薪”一度成為熱門話題。隨著券商年報的披露,降薪成為事實。
就51家券商概念上市公司來看,47家員工人均薪酬同比2021年有所下降,興業證券、長城證券、招商證券、海通證券、國信證券、信達證券下滑幅度超過30%;東興證券、興業證券、天風證券、長城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國元證券高管年薪總額同比下降幅度超過50%;就前三名高管報酬總額來看,國盛金控同比大滑96%,長城證券、東興證券、天風證券下滑幅度超過60%。
就中泰證券而言,2022年員工人均薪酬同比下滑約20%至45萬元,高管年度薪酬總額同比下滑約38%至1739萬元,其中前三名高管報酬總額同比下滑26%至354萬元。
分析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券商降薪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包括市場環境不佳、券商業績分歧較大,不少券商通過壓縮人工成本等方式降本增效。
在上述人士看來,券商如果在資本市場中履行了應盡的職責,承擔了其應該承擔的責任,那么得到高薪酬是無可厚非的。此外,“限薪令”目標是反腐和打擊分配不公,但“矯枉”也不能“過正”,券商創新業務需要更多高級人才,薪酬激勵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投行凈收入下滑約21%
去年券商業績主要受自營投資拖累明顯。Choice數據顯示,43家上市券商中有29家投行業務凈收入同比下滑,信達證券、中原證券等5家上市券商投行業務凈收入同比下滑率超過50%。
中泰證券除了自營投資滑坡,投行業務也下滑。由于投行業務承銷規模同比下降,去年中泰證券2022年投行業務凈收入為10.18億元,同比2021年的12.81億元下滑20.53%。
2022年年報顯示,中泰證券2022年營收同比下滑29.09%至93.25億元,其中承銷收入占比為10.92%。就IPO項目而言,去年中泰證券完成8單,市場份額占比為1.74%。
2023年一季度業績回暖,其中,中泰證券投行業務凈收入為4.23億元,同比2021年的1.58億元大增168%。
作為山東老牌上市券商,中泰證券在年報中展望投行業務發展,2023年將繼續堅持重點區域突破戰略,進一步提升業務覆蓋廣度和深度,強化投行業務的核心優勢;進一步探索推進行業組的建立與建設,在重點行業逐步形成深耕、專精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堅持以客戶為中心,進一步完善客戶分類分層平臺化的經營體系,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堅持合規風控至上,全面提升投行執業質量和風控合規意識,充分發揮三道防線作用,全面防范項目風險。
來源:國際金融報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