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封年終獎討薪函源自申萬宏源前員工,稱受前投行同事和朋友所托轉發。從收件人來看,發布者同步轉發給了其他同行,包括國泰君安(601211.SH)、華泰證券(601688.SH)等在內的頭部券商人士。
年終獎討薪函講述了工作的辛苦:“新冠三載,晝夜堅守,奮斗不息”、“堅守崗位不輟泡面榨菜,餐風露,朝夕相伴,夜深人靜仍忙碌不息,無怨無悔。”也道出了“年終獎討薪”的心酸:“感基層之不易,遂獎金如春,期待已久,慰勞心志。然申萬宏源,卻惜手如吝,基層困苦不覺。”
有申萬宏源投行員工對《時代周報》表示,截至目前,2022年度的年終獎金確實并未發放,而2021年度年終獎金是2022年8月發放的。目前年終獎金的發放節點,并未有明確通知及文件。
2022年5月13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證券公司建立穩健薪酬制度指引》中明確,券商應健全薪酬激勵約束機制,對董事長、高級管理人員、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分支機構負責人和核心業務人員建立薪酬遞延支付機制,明確適用條件、支付標準、年限和比例等。
此外,《指引》還指出,薪酬支付計劃應當確保公司資本充足和可持續經營,遞延支付年限應當與相關業務的風險持續期限相匹配,遞延支付速度應當不快于等分比例。
據wind數據顯示,2022年申萬宏源的人均薪酬為65.36萬元,僅次于中信證券(600030.SH)、中金公司(601995.SH)和國泰君安,行業排名第四。
上述申萬宏源員工還表示,去年薪資已經進行過一輪調降,今年整體變化不大。關于年終獎部分,不同部門的情況也不大一樣,但相對前幾年來說,券商行業的整體收入也在下滑。
員工薪資下調、年終獎“難產”,與券商行業整體收入下滑有關,也與申萬宏源業績不佳、投行業務“踩雷”脫不開關系。
受華晨債牽連,申萬宏源被索賠3.2億元申萬宏源曾卷入“華晨債”案。
2021年,申萬宏源承銷了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晨汽車”)債券。隨著發債方申請破產重整,債券出現違約。2022年,有東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東吳基金”)和上海映雪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下稱“上海映雪”)將申萬宏源告上法庭,向其索賠合計3.2億元。
來源:申萬宏源公告
2022年11月2日,申萬宏源發布了關于子公司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申萬宏源承銷保薦公司”)的涉訴公告。公告顯示,原告為東吳基金,其作為管理人的資管產品投資并持有“19華晨06”債券未能及時兌付。
東吳基金認為,作為承銷保薦公司,申萬宏源承銷保薦公司等五家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債券信息披露文件有虛假記載,導致此次債券投資過程中作出了錯誤判斷,遭受巨大損失。2022年6月,東吳基金向法院提請訴訟,要求被告申萬宏源承銷保薦公司等五家中介機構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向其賠償2.1億元債券本金等損失。
天眼查信息顯示,申萬宏源承銷保薦公司由申萬宏源100%控股。
申萬宏源表示,各項業務經營情況正常,上述訴訟事項對公司業務經營、財務狀況及償債能力無重大影響。
來源:騰訊圖庫
這并非申萬宏源首次因華晨債案卷入訴訟糾紛。
2022年10月11日,申萬宏源披露了子公司申萬宏源承銷保薦公司與上海映雪的訴訟糾紛案情況。上海映雪管理的資管產品投資的“19華晨05”債券未能及時兌付,向申萬宏源承銷保薦公司等中介機構索賠1.13億元本金及利息損失。
2019年時,申萬宏源作為承銷保薦公司,擔任了“19華晨02”、“19華晨04”、“19華晨05”、“19華晨06”的主承銷商。2020年11月,華晨集團的破產重整申請被法院受理,目前這4筆債券全部處于違約狀態。據Wind顯示,這4筆債券逾期本金合計50億元。
作為承銷中介機構,承銷債券出現違約,申萬宏源需要承擔什么樣的責任?
一位私募機構投資經理向“經濟觀察網”表示,如果違約債券的主承銷商在發行債券之初做到了勤勉盡責,投資者也不會貿然去起訴。正是因為所牽涉違約債券多為欺詐發行債券,相關投資者才會以中介機構虛假記載等為由向中介機構發起訴訟。
作為中介機構,券商公司本應勤勉盡責。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認為,“看門人”盡調工作不夠充分,這說明券商等中介機構一方面可能存在業務工作水平、內部合規與風控管理等問題,另一方面也說明券商可能在市場競爭壓力下放松了相關業務規范要求。
近年來,相關部門對于中介機構的監管日趨嚴格。2022年1月,上交所發布了兩項債券業務專項通知,壓嚴壓實發行人和中介機構主體責任,督促引導其積極主動做好債券信用風險管理工作;2022年4月,滬深交易所修訂了公司債券審核指引中,包括關于發行人信息披露具體要求、主承銷商和相關證券服務機構執業要求等方面的內容。
上述私募機構投資經理認為,當下對于中介機構責任的嚴格監管,也有利于恢復債券投資者的信心,對于投資者的保護也有助于債市長遠健康的發展。
承銷債券72億逾期,低費率攬生意受爭議申萬宏源成立于2015年1月16日,由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合并組建而成,是國內大型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
作為頭部大型綜合券商,申萬宏源在債券承銷業務上的發展有目共睹。
來源:Wind
2018年,申萬宏源承銷債券金額為925.3億元,在券商中排名第17,2019年躍升2位,自2020年后,申萬宏源債券承銷金額穩定保持在11名。
截至目前,2023年申萬宏源承銷債券數量408只,承銷債券金額為1507.79億元,排名第9。
規模快速增長下,申萬宏源承銷債券多次出現違約一直為市場所“詬病”。
此前,申萬宏源承銷了“16神霧債”,踩雷神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該債券處于違約狀態。
此外,申萬宏源承銷的一些房地產企業債券出現違約、展期情況。如申萬宏源承銷了四川“地產一哥”藍光發展(600466.SH)的“19藍光07”、“19藍光08”、“20藍光02”、“20藍光04”等債券,2021年7月,藍光發展出現債務問題,申萬宏源承銷的這些債券均已出現實質性違約。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目前,申萬宏源承銷的出現違約、展期債券,逾期本金合計72億元。
除承銷債券違約外,申萬宏源低價招攬業務也頗受行業爭議。
廣發銀行在為2021-2022年共計600億元的金融債券找承銷商時,申萬宏源以百萬分之一(0.0001%)的承銷費率,成為廣發銀行600億元債券的主承銷商之一。
在廣發銀行(總行)選定6家主承銷商中,申萬宏源費率最低,為0.0001%;中信建投稍微高一些,為0.000133%;國泰君安、招商銀行廣州分行中選費率均為0.0002%;華泰證券和廣發證券費率為0.0003%。 按照最低承銷費率來計算,此次承銷600億金融債券,承銷費用僅6萬元。
一般來說,市場承銷費率在萬分之三以上,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券商承銷費率愈發向“地板價”看齊。
2021年8月,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債務融資工具承銷報價規范的通知》,表示對承銷費率明顯低于行業公允水平的進行執業質量督導檢查,引導市場規范有序競爭。
對于市場上部分承銷機構為搶占市場份額,低價惡性競爭的亂象,上述《通知》明確指出,既擾亂市場秩序,也難以保證執業質量,讓高技術含量、高價值的承銷工作異化為獲取市場份額的“通道業務”,既損害債券市場健康發展根基,也不利于金融市場改革深化。
低價競爭短期內或仍將繼續,但價格戰并非長久之計。對于券商來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才能更好吸引客戶。
激進展業背后,老牌券商有何“隱憂”?券商江湖競爭日趨激烈,迫于規模和業績的壓力,一些券商在開展業務時比較激進,只顧追求業績,疏于對于風險的控制,導致出現業務“踩雷”等情況。
一家券商,激進不只體現在單一業務上。除債券承銷外,申萬宏源在質押式回購業務上曾“踩雷”中葡股份(600084.SH)、ST摩登(002656.SZ)、*ST瀚葉(600226.SH)等。
北京看懂研究院研究員鄧宇對《商學院雜志》表示,在(申萬宏源)多次踩雷事件后,其聲譽風險加大,內控水平值得商榷。從長遠來看,申萬宏源的業務發展過于激進,隨著股市的震蕩行情,這類型業務不可持續。
對比近年業績表現,2022年,申萬宏源明顯不如前兩年。2020年-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申萬宏源分別實現營收為294億元、343億元、206億元、58億元,同比增長19%、17%、-40%、19.35%;凈利潤分別實現79億元、95億元、31億元、22億元,同比增長36%、21%、-67%、95%。
來源:騰訊圖庫
2022年,申萬宏源主營業務方面除了投行業務和投資管理業務外,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投資銀行業務實現營收22.95億元,營收同比增加4.41%;投資管理業務營收實現15.44億元,同比增加4.37%。
此外,機構服務與交易業務營收實現90.89億元,同比減少53.56%;本金投資業務營收實現8.23億元,同比減少41.3%;個人金融業務營收實現68.6億元,同比減少28.98%。
2023年一季度,申萬宏源不斷優化經營策略、調整資產配置、防范金融風險,經營業績增長明顯,但依舊沒有追上行業整體的步伐。
從行業發展來看,申萬宏源業績增長相對疲軟,其營收和凈利潤行業排名不斷下滑:Wind顯示,在64家內地上市券商中,2020年時申萬宏源營收排名第5,2021年降至第7位,2022年三季度掉到第8位;凈利潤方面,2020年排名第9,2021年降至11位,2022年排12位,2023年一季度排名則降至21位。
激進展業雖能獲取一時的業績增長,但從長遠來看,還需夯實根基、穩步向前,逐漸在行業中建立美譽度與影響力。對于申萬宏源的表現以及員工年終獎討薪事件你怎么看?歡迎留言討論。
責任編輯: